去看书

去看书>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 第965章 研农司(第2页)

第965章 研农司(第2页)

“还请许卿详细道来”,熊章声音微颤。

研农司尹许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臣等在江夏郡辟千亩实验田,分种改良楚禾一号与传统稻种。

今秋收获,楚禾一号亩产达二石四斗,而传统稻种仅二石有余,且新稻抗倒伏、耐旱涝,米质更为上乘!”

熊章握紧稻穗,转向樊须:“许卿之言属实否?”

“臣敢以老臣身家性命担保,许巍大人之言属实,江夏郡实验田的稻谷还没有收割,王上可亲临江夏,一看便知真假”,樊须一脸郑重的说道。

“江夏郡走水路三日便可到达,传令备驾!寡人明日欲亲往观之”,熊章决然道,随即又补充道:“太子恒同行。”

“儿臣领命”,太子恒躬声应道。

一日后,一支庞大的船队自襄郢码头启程。

十余艘楼船在汉水上排开,旌旗招展。

中央王船高达三层,朱漆描金,在秋阳下熠熠生辉,三千禁卫军分乘战船护卫前后,气势恢宏。

太子恒立于王船舷侧,望着两岸连绵的稻田和忙碌的农人,不解地问:“父王,为何要亲自去看几亩稻田?派个使者查验不就行了?”

熊章抚须微笑:“太子,你可知一国之本在何处?”

太子恒不假思索:“在与君明臣贤。”

熊章闻言摇头,然后指向远处弯腰收割的农人:“自夏商周以来,君明臣贤的情况寥寥无几,在寡人看来,国之根本在农,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军无粮不战,国无粮不存,此番带你南下,正是要你明白这个道理。”

船行两日,转入涢水,江夏郡轮廓渐显,郡守早已率众在码头恭迎,熊章未多停留,径直命许巍带路前往实验田。

秋日的阳光洒在广袤的田野上,千亩稻田宛如金色的海洋,随风起伏,田边已搭建起临时高台。

许巍引楚王熊章等众人来到两块相邻的田边说道:“左边为楚禾一号,右边为传统稻种,同耕同种,同水同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熊章看着左右两边的稻田情况,其中差异果真一目了然,改良稻田稻秆粗壮,稻穗密集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腰;而传统稻田则显得稀疏许多,穗头也小了一圈。

熊章踏入田中,亲手掐下一穗,剥开谷壳,米粒晶莹剔透,他放入口中咀嚼,甘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

“好啊!”熊章朗声赞道:“许卿如何做到的?”

许巍恭敬答道:“臣等遍访楚越之地和百濮之地,选取穗大粒饱的野生稻与本地良种反复杂交,历经七代选育,方得此稻。

其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层吸取养分;茎秆坚韧,可抗风雨;更妙的是,它比传统稻早熟五日,能避开秋末的寒露。”

一旁的郡守也补充道:“王上,今岁江夏先旱后涝,传统稻减产近三成,而楚禾一号却仍保持增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