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朕要在漠北设立安北总督府,这将是第一步。”
芈复闻言肃然领命:“臣必不辱使命!”
在熊章的宏伟蓝图中,除了即将建立的安北总督府,还有规划中的安南总督府,负责未来对青海和西藏区域的经营。
不过,他深知饭要一口口吃的道理,对高原地区的经略还需从长计议。
安排好西域事宜后,熊章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实际上,早在武威城时,他就已经接到北方旱灾的急报。
灾情覆盖雍州、三晋、兖州、青州、幽州等广大地区,数百万百姓受灾。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密报显示,一些前秦、晋贵族残余势力正在利用灾情散布“楚国获罪于天”的谣言,煽动百姓暴动。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熊章却表现出惊人的镇定。
他没有下达任何具体指令,只是简单批复:“一切政务,由太子决断。”
这既是对太子熊恒的考验,也是对他的信任。
…
襄郢,楚国都城。
监国理政的太子熊恒在接到北方灾情的报告后,立即展现出了经过数年历练后的成熟与果决。
在灾情初显端倪时,熊恒就已经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命令户部立即从荆州、扬州、徐州、益州等丰收地区调拨粮草,通过漕运和陆路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平抑粮价;
另一方面,他密令京营三万精锐化整为零,秘密进驻洛邑,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暴乱。
“殿下,是否要先行抓捕那些散布谣言的贵族?”有大臣建议。
熊恒摇头,目光冷静的说道:“让他们跳出来,正好一网打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
当北方旱情彻底爆发,田地龟裂,庄稼枯死之际,潜伏的前秦贵族嬴桀、前晋贵族姬延等人果然按捺不住,在雍州、三晋等地煽动百姓,打出“楚人无道,天降灾祸”的旗号,发动暴乱。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楚国的反应如此迅速果断。
暴乱刚刚发生,早已部署在洛邑的京营立即出动,分路开进暴乱地区。
与此同时,各地官府开仓放粮,严格执行太子制定的“以工代赈”政策,对参与暴乱者严惩不贷,安心接受救济并参与水利工程者则能获得额外口粮,甚至是金钱。
在雍州泾水畔,一场血腥的镇压正在进行。
带头造反的嬴桀被当场斩杀,其首级悬挂在城头示众。
参与暴动的数千乱民,顽抗者被就地处决,投降者则被押往正在规划中的“雍州渠”扩建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