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大臣卜子夏首先发言道:“陛下,越国内乱,太子被杀,公族凋零,此乃天赐良机,我大楚应当立即介入,收复三越之地。”
公孙朝也紧接着说道:“越国虽弱,但瓯越、闵越经过越国三十年的开发,已非昔日的蛮荒之地,据探子回报,那里良田万顷,盐场遍布,更有优良港口数处,若能收复,对我大楚的东南发展大有裨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顾虑:“越国毕竟是我大楚的藩属,且是已故太后的母国,若贸然出兵,恐遭非议。”
提到太后,熊章的眼神黯淡了一下。
“陛下,太后已经薨逝,而且,越国现在的局势,已经威胁到了东南的稳定,文种专权,太子被杀,这已经违背了君臣大义。作为宗主国,我们有责任维护秩序”,卜子夏再次说道。
沈明这时候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越国内乱,民生凋敝,我大楚出兵,名为讨逆,实为安民,待平定叛乱后,可使越地百姓共享太平盛世,此乃天子之德也”。
经过一番讨论,熊章最终做出了决定:先礼后兵。
他立即下诏,要求越君不寿和国相文种亲自到襄郢说明情况。
四月的越国都城东瓯,春意正浓。
然而,城中的气氛却异常紧张。
自正月政变失败后,文种进行了大规模清洗,许多与太子朱勾有牵连的大臣和将领都被处决。
整个东瓯城笼罩在恐怖之中。
当楚国的使臣带着熊章的诏书抵达时,文种正在相府与心腹商议如何进一步巩固权力。
“楚国的诏书?”,文种冷笑一声道:“熊章这是图谋我越国啊。”
幕僚劝道:“相国,楚国势大,不如暂且隐忍,前往襄郢解释。。。”
“解释什么?”文种打断道:“解释我为何杀太子?解释我为何专权?熊章这是要找借口吞并越国,岂能自投罗网?”
文种深知,一旦他离开越国前往襄郢,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即便能回来,权力也可能被架空。
而且,他诛杀太子、打压公族的行为,确实难以向楚国解释。
经过深思熟虑,文种决定拒绝熊章的诏命。
他以越君不寿称病,自己则以国事繁忙为由,婉拒了前往襄郢的要求。
同时,他加紧整顿军备,征召新兵,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传回襄郢,熊章并不感到意外。
他立即召集军事会议,部署伐越事宜。
六月初,楚国正式对越国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