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既然已经到了京城,那就专心应付眼前的事情好了,这也是父亲和爹爹期望只有安心读书通过会试有了官职之后才能掌握朝廷动向,为家里做些什么。
想清楚这些之后,他也不再纠结别的,径直回到书房开始温书,先前廖先生离开的时候可是布置了许多功课让他做,起码还要十来天才能写完。
至于完成以后怎么办?只能拿去找裘先生指点了,这也是他们一行人离开县城时都约好的。
想到这里,丰收又连忙写了一张帖子:“来宝,把这张帖子递到梧桐街上裘先生家里,让阿常陪你一起。”
虽然自己因为温习功课的原因不好外出,但是让来宝跟着阿常一起去裘家递帖子还是可以的,让他先一步熟悉、了解京城总没有错。
“是,少爷。”
来宝原本就守在书房外面,这会儿听到丰收派了活下来,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掩不去,欢欢喜喜接过帖子。
阿常听到声音也跟着来到书房门口,恭恭敬敬地应下。
先前他已经推拒了一次给摄政王府的府医送信的事情,这一次是万万不能再拒绝了,要不然他也没有必要再待在院子里了。
更何况裘家跟摄政王府也不一样,没有那么多顾忌,也不用小心翼翼的。
丰收将两人打发走之后,这才算是彻底静下心来温习功课,身边的二金也被他打发去收拾行李了。
另一边,秦老爷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去齐家送信,最初他是打算让身边的秦串把信送过去就行了,不过后来还是担心秦串对京城不熟悉,万一出错也没法向齐白英交代。
反正他也要逐步熟悉京城的道路跟布局,因此,他便带着秦串以及方管事安排的小厮一起出门了。
好在方管事安排的小厮经常在外面走动,对于京城的大街小巷还算熟悉,因此,他们一行人倒是没有走弯路,不到半个时辰就到齐大夫现在居住的院子了。
开门的是一个婆子,收了信之后只说齐大夫不在家,院子里只有女眷,不好邀请他们进去。
秦老爷先前听说过齐家的情况,得知家中只有女眷之后就带着人离开了,也没有留下过多的信息。
主要是同行的小厮提醒过,齐家毕竟是摄政王府的府医,跟那边的联系更紧密一些,如果不想让摄政王那帮人盯上丰收还是不要透露太过的好。
秦老爷这个时候自然选择自家儿子,谁也没有亲生儿子重要。
从齐家离开之后,一行人才在小厮的带领下去了京城最热闹的几条街上,开始挨个儿把街上大大小小的铺子都逛了一遍,毕竟他也想在京城开铺子,就要先了解这边的行情。
。。。。。。
另一边,王大人一行人在桐城修整了两天都没能请到一位大夫,最后还是到一个游方郞中那边找到了药,勉强让人不会拉得那么厉害。
王大人很清楚他在桐城是找不到大夫的,只能用游方郞中的药吊着,赶紧出发往下一个城镇赶去,说不定在那边能找到能治病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