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所奏何事,刘尚书但请奏来!”李承乾没有一丝意外,六部当中户部事最多。
“谢太子殿下!”刘政会拱手一礼,缓缓开口:“京畿之地取消庸赋将近两年,关中百姓无不感念陛下天恩浩荡!”
“取消庸税,农户男丁可以外出修路开矿又或是勤于农事,赚取酬劳。”
“两年以来关中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仓廪渐丰,家中略有闲钱。”
“近日,户部收到河东、河西、陇右等地州府刺史上书,恳求朝廷体恤天下农人,效仿关中免去庸赋。”
“还请太子殿下定夺!”刘政会双手递出几份刺史请奏文书。
李德接过刘政会递呈的刺史奏表,转交李承乾。
李承乾扫了一眼文书上的三省大印,目光炯炯有神审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从他们脸上表情可以看出。
刘政会多半是受人指使。
地方刺史、都督上表朝廷的常规官方文书,通常由三省初审,若所请之事合乎法理再由尚书省请示皇帝,做最终定夺。
京畿之地雍州取消庸赋,早已在大唐月报广泛宣扬,李承乾更是详知始末。
庸税,基于均田制产生的税赋,即为男丁每年义务出工劳动。
也叫徭役。
每丁每年需无偿为朝廷劳役二十天,可以实物代役。
每日纳绢三尺,称为输庸代役。
加役十五天,则可免除当年的租税,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免。
一年最多加役三十天。
李承乾不慌不忙,看出了其中门道,此事定是李世民留下的烂摊子,并授意大臣在今日早朝抛出。
“刘尚书,免庸乃父皇念及天下黔首不易,实施以京师长安为试点的惠民国策!”
“免庸之策首要还需田地归公,重新分配方能实施。”
“故此,户部务要督促河西陇右各州府,加紧统计辖地田亩及人口确数,有序推进免庸惠民之策。”
李承乾很轻松的把烂摊子推回户部,等刘政会统计完河西、陇右的田亩人口数。
明年中秋能完成,就算户部办事神速。
河东山西,此前李世民同意太原王氏及其他名望所请,开设皇家银行分行,境内田地归公正在有序进行中。
田地重新分配的标准,与以往均田制大不相同。
均田制规定年龄在21至59岁的男子,才能分配田地,并承担调租庸三税以及兵役。
田地收归朝廷,没有口分田和永业田之分,且按人口分配。
百姓重新分到的田地,不能进行买卖交易可以转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