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天总结道:“说到底汪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朱见深的旨意。
或许汪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对朱见深、对大明边关来说汪直绝对是有功之臣。
朱见深啊,你对他还是太冷酷无情了些。”
朱见深不解的看向任小天。
你之前也说朕处置汪直也是无可奈何,怎么这会又说朕冷酷无情了?
任小天反瞪了朱见深一眼:“你别这么看我,我这么说也不是没有缘故的。
当初你是有足够的契机和理由重新启用汪直,然而你并没有这么做。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许宁大败一事吗?
这事隐瞒了一年多终究还是暴露了。
当时你大发雷霆,执意要将许宁处死。
然而文官集团又怎么能不保自己的人呢?
他们联名上疏请求从轻发落。
无奈之下你只能将许宁贬官发落,然而许宁到了孝宗时期又被重新启用。
而在大同为大明立下戍边大功的汪直却被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所忽视。
这对汪直来说是何其的不公?
哪怕你能让他再度前往大同戍边呢?”
朱见深沉默不语。
“文官攻讦汪直敛财,然而他去往南京上任时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却没有几分财物。
如果汪直真的是极度贪婪之人,他又怎么会选择主动请缨去前线作战呢?
身为一个太监,难道不是留在京城之中才能更快的敛财吗?
刘瑾不就是这么做的?
再说他党同伐异,压迫大臣,制造冤案。
可这一切难道不是在朱见深的授意下做的吗?
纵然汪直是行事张扬了些,但也没有出现过欺行霸市、鱼肉乡里的现象吧?
他当时不过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行事张扬些也很正常。
如果汪直真的党同伐异,那党的也是王越这般忠君爱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