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国已经建立,杨枫更是不着急着结束北境之战和欧地之战了。
不然的话,如果这两个战事结束,杨枫再想消除异己,就只能通过明显的杀戮行为了。
所以,这两个战场,就是杨枫最好的消除异己的正大光明的借口。
所以,杨枫一点也不着急,慢慢打呗。
反正,大燕国地域广大,之前的燕货生意越来越大。
一是,燕货销售的地盘大了,购买的人多了。
二是,燕货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了,营业额自然也越来越多了。
再加上各种赋税都能及时收上来,使得燕州的经济还是那么强。
北境之战和欧地之战,几乎把大楚国、大吴国和欧地各国的经济给拖得差不多了,人口也消耗得很厉害。
但是,对于燕州,人口消耗的都是异族,经济的损耗根本动摇不了燕州的根本。
这两个地方的战事,杨枫基本上不怎么关注。
只不过,轮流换了一下主将。
尉迟海和露丝从欧地之战抽出来,去负责北境之战。
肖元庆和杨桐从北境之战抽出来,去负责欧地之战。
这样的操作,还是来自帝王之术,避免任何人手握一处兵权的危险。
只要一支兵马不是长期在一个统帅的领导下,就能避免这个统帅能够在没有兵符的情况下调动这支兵马的可能性。
杨松出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杨枫的耳中。
杨枫得到的情报,还是很详细的。
没办法,这种情况下,大楚国的内部是很不稳的。
就像后世历史上的官渡之战。
当时,几乎九成的人都认为,袁绍必胜,曹操必败。
甚至于,曹操麾下的不少文武,都有这样的想法,更是暗中给袁绍写信,明哲保身。
曹操很聪明,再加上法不责众的规则,在打败袁绍,得到这些书信之后,看都没看,直接一把火全部烧掉,安抚了人心。
这个时候的大楚国,就相当于当时的曹操阵营。
这个时候的大燕国,就相当于当时的袁绍阵营。
只不过,杨钦有曹操的聪明,但杨枫却比袁绍英明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