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八月,北京城。
刚翻新过的东直门大道崭新而宽阔。大道中央画有白线,乃是军情速递专道,闲人免入,撞死活该。
喧闹的大道上,数名背插小旗的驿递,奔驰而过。
“驾!延安府八百里加急。。。武卫军大胜!”
“驾!榆林八百里加急。。。蓟州军大捷!”
战马从驰道上飞驰而过,短暂的静默之后,人们开始骚动了起来。无他,大捷这两个字在北京城已经消失好久了。。。
与此同时,西苑朱由检临时行在。
此刻秋收刚刚结束,朱由检正在听内廷各部官员汇报工作。
宋献策自上任庶吉士后,这些年一直在司礼监待着,如今越发的成熟干练。
“陛下,各处皇庄的秋收情况已经汇总完毕。虽然今年蓟镇各处都有在兴修水利,但受到天灾影响,粮食收成都减产了很多。京师十四座大型粮仓,只有十座满仓,情况不容乐观啊。。。”
朱由检这段时间不知怎么的,一直提不起来兴致,整个人都感觉有点疲软,听到宋献策汇报的情况,有些意兴阑珊。
“天灾之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朕不是让四海商会那边依托海贸,从朝鲜,日本买入粮食吗?情况如何?”
宋献策有些遗憾的摇摇头。
“起奏陛下,朝鲜山多地少,加之朝鲜那边也爆发了天灾,虽然刘文炳和驸马一直在努力收购粮食但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日本那边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据商队传回的消息,日本德川幕府刚刚颁布了锁国令,禁止奉书船以外的船只渡航。日本的对外贸易被德川家光家族垄断,虽然还在继续与我大明贸易,但是贸易额受到了严重限制,粮食收购价格一路飙升。。。”
朱由检听到这里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弹丸倭国,也学会锁国了,真是。。。”
“给朕修一封国书过去,斥责一下日本天皇。告诉德川家光,他在日本怎么做,朕不管,朕也知道,大明境内的倭寇侵袭与幕府无关。但德川家族若还想要继续获得大明的支持,便不得限制我大明商队在日本的任何贸易活动。顺便代朕问一问日本天皇和德川家光,还记得鸣梁海战否!”
“对了,日本那个什么天皇叫什么来着?”
施鳯来听的是心惊肉跳,现在的大明虚弱的不要不要的,你小子还这么狂,短短数年光景,难道已经变的好大喜功了?念及于此,施鳯来便借机站了出来劝谏。
“回陛下,是明正天皇。”
“陛下,我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天灾频繁,可以说是虚弱至极,此刻不应再与日本交恶。不若换点温和点的说辞?”
在场的人,除了施鳯来没有一个人认为朱由检在对待日本的问题上有什么问题。因此,施鳯来的谏言也没有人附和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