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776章 朕要铸造新钱(第1页)

第776章 朕要铸造新钱(第1页)

御花园中,杨一笑和重臣们终于开始商议国政。

处理完小辈的事情,人人感觉精神气爽,不但长舒一口气,而且连思路都宽了不少。

恰好此时已经煮熟了羊肉,君臣们就聚在一起边吃边谈,肉香四溢之中,一件一件国事渐渐商定。

杨一笑首先开口,语气微微感慨,道:“诸位,最艰难的时期总算熬过去了,不但雪灾有减退迹象,而且国库有庞大资金,因此,朕琢磨着有几件事情要办一下。”

“铸币!”

当杨一笑说出这两个字时,在场所有人先是微微一怔,紧跟着,人人神情变的振奋起来。

铸币,铸币啊!

大唐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后世之人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也许有不少人存在着一个误区,比如,认为古代王朝建立之后肯定会铸币。

其实不然!

一个王朝建立之初,基本上不会立马铸造钱币,而是沿用前朝,并不限制流通。

尤其是民间,由于皇权不下乡的缘故,竟然会存在好几个朝代之前的铜钱,并且这些铜钱在交易之时依旧可用。

究其原因,各个方面……

第一个因素是古代缺铜的缘故,所以铜钱在任何王朝都被认可,即便新朝建立之后铸造了法定货币,但是老百姓仍然可以使用旧钱,甚至,交税的时候衙门都不拒绝。

至于第二个因素,则是铸造技术和人力方面的限制……

关于这一点,想想就明白,满足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乃是何等庞大数字,一个王朝在初期肯定无力满足整个国家的货币需求,故而,前朝的铜钱是一种补充。

这是很合理的治国策略,况且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事实……

哪怕后世科技发达的时代,1949开国之后也曾这么做过,那时候我们虽然发行了【人民的币】,但是民间还是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铜币和银元,尤其是民国时期铸造的银元,直到我们五十年代末期才逐渐稀少。

由此可以看出,一国钱币全部替换是何等漫长的过程,就连后世都要慢慢的干,更遑论是古代的各个王朝。

【如果感兴趣,朋友们可以去查查,宋代时期国力很富裕,铸币算是历朝历代第一,然而,宋代仍然流通几百年前的唐代五铢钱,甚至,民间流通保留量高达八成。这算作者科普,喜欢钱币历史的应该都知道,至于以前没听过的朋友,算是又学了一个小知识,敲黑板,记下来去给家里孩子教育啊……这段不算字数】

总之一句话,铸币乃一国之大政,王朝开启大量铸币,意味着根基开始牢固。

这便是重臣们听到杨一笑说要铸币全都振奋的原因。

铸币!

大唐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