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以为人人都是李良花呢?
同乡被落了面子,气急,将这份东西连同一些旧书低价卖给收书人,收书人集市摆摊忽悠冤大头买单。万万没想到会落到寥嘉手中,而寥嘉又很感兴趣,最终还引来了林风。
若策略可行,或许能从根本解决蝗灾。
经过夫妇二人多年观察,二人发现蝗虫产卵地点跟附近水位有关系。一旦天时干旱,滩涂裸露,便有蝗虫在此地产卵。若此时雨水骤增,水位上涨,滩涂上的虫卵便会死亡。
也就是说,关键在于水。
若能通过控制水从而控制蝗虫产卵规律,不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蝗灾的源头?林风为此查阅了大量蝗灾时的水位数据,率众奔波了数月,发现农人夫妇所言确实有道理。至于策略里面养殖鸭苗去对付蝗虫,此法已实行多年。
根据策略所言,治蝗要先修水利。
水利项目要先实地考察,在实验地点尝试这条治蝗思路,若是真正可行便能普及康国容易发生蝗灾的重灾区。这些水利项目可都是规模不小的工程,光是地方财政还远不够。
王庭这边还要补贴不小数额。
偏偏本地财政又被户部查出了猫腻。
于是才有了荀贞与沈德外出办差。
荀贞对沈德的能力没什么担心,只担心她被保护周全,心肠太软。那地方连谋杀人证都干得出来,可见此行要生出多少腥风血雨。
下值之后,沈德借着差事去了荀贞府上。
荀贞府邸一分为二。
左院是荀贞在住,右院是荀定一家子住。
其实父子俩早就分家了,完全可以分府各过各的,只是荀贞一看到工部报上来的赐宅修建账单,他心疼得不行:【金窝银窝住得,狗窝也住得,又不是什么金尊玉贵的主。】
父子俩非得各自修建大宅院吗?
户部这边资金很紧张好不好!
也不知道节省,实在气人!
荀贞主动压下其中一套的修建,父子俩挤在一起住了。说是挤在一起,其实整个赐宅大的不行,别说家里就这么点儿人口了,再多个十倍也能住得舒坦。荀贞此举竟让不少臣子掩面羞惭,他们再也不背后蛐蛐荀含章抠门了。
人家户部尚书是真的廉洁大义啊。
沈德刚在左院坐下,公西斗便跑了过来。
“殿下登门,怎么不让人喊一声?”
荀贞道:“阿斗,别无礼。”
“我与阿姊亲如手足,算不得无礼。”
公西斗听到这话笑意更浓,上来就给沈德熊抱,皱着脸撒娇:“如圭,好想你啊。”
“我也想念冠权。”
公西斗年纪比沈德大好几岁,但她心性单纯,又自小养在公西仇身边,与沈德接触一多,二人感情自然深厚。随着公西斗成年入军营,沈德上朝辅政,二人见面机会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