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院院长的亲戚?”
还是凰廷的亲戚?
那自然没有的。
“我家中仅有母亲一人。”他说着摇头,其他亲戚也有活着的,但都是想吃母子绝户没吃成的穷亲戚,乔子一提到他们就会生出不快,“你们俩这个反应,真有那般相似?”
兴宁道:“足有七八分了。”
两三分的区别还是因为二人年龄差,待桃衣少年长大,兴许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乔子一听就皱眉,明显不喜。
一来,他自认为相貌举世无双,举世无双的东西怎么能有两件?二来,根据同窗喜欢看的话本套路来说,“相貌相似”背后必然有段曲折复杂的过往,兴许二人还有啥渊源。
乔子随口问:“他年纪多大?”
兴宁也不知院长具体年岁。
不过能根据自己所知的情报大致推测。
院长曾效命安公门下,十七八的时候便跟随安公千里迢迢赶赴陇舞郡。国君自陇舞郡发迹至今,院长年岁应该过了天命,接近耳顺了吧?乔子闻言,猜测院长是不是外祖……
他迟早能求证的。
按说两边闹过不愉快,事情解决就该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但乔子非要找借口说附近有一家食肆的酸菜鱼味道极好,热情邀请他们去尝尝。至于此前的不愉快?不打不相识嘛。
乔子长得好看,性格也活泼善谈。
酸菜鱼还没端上来,众人已冰释前嫌。
魏盛:“……”
她怎么觉得这个乔子对兴宁格外感兴趣?
一群年轻人结识新朋,自要互通姓名家门。除了寥寥几个还在开辟丹府上挣扎,其他人都已凝聚文心,这也意味着都取字了。兴宁这才知道乔子是小名,他本家姓郑,名乔。
“郑乔?”
在场也有西北大陆出身的。
尽管过去多年,可郑乔这个名字依旧时不时能听到,一些喜欢搜集各地县志奇闻的,对这个名字更不陌生了。不过,考虑到世上叫郑乔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也不大惊小怪。
眼前这个少年郑乔,字升松。
兴宁听到这个字,心中泛起异样。
“升松?这字是你师长取的?”
乔子摇头:“讲师原先请梅院长给我取,院长她还想了好几个,我挑了最喜欢的……说来也奇怪,初次凝聚文心花押,上面的字却不是我想的那个。只是上了花押的字也没办法改了,也没必要改一个字就付出那么大代价,我想着,升松就升松吧,凑合用算了。”
反正也不算难听。
只是可怜了某些口音比较严重的同窗,升松还好念,但连着姓氏一起就容易咬舌头。
兴宁道:“这个字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