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重塑千禧年代 > 241 分歧4k(第2页)

241 分歧4k(第2页)

“虽说易科现在遭遇了一些情况,但我认为距离见到易科自研CPU的面世不会太远了。”

前易科研发提到技术副总裁埃尔德的名字,曝光了易科内部让人惊讶的研发状况。

因为消息刊登在《纽约时报》,所以,它具有不少的可信度。

别人是看热闹,英特尔是有些懵了,它懵完之后迅速抓住重点,不是,你易科缺的那一份怎么是要从我这里找补啊?

已经由临时转正的CEO罗伯特·斯万发出强烈质疑,为什么易科可以获得AMD的核心技术?

华夏是英特尔的重要市场,常年的营收占比都在30%上下,易科这样一家华夏品牌如果掀起竞争冲击,恐怕确实会造成营收上的损失。

同时,罗伯特还提出一个没有引起注意的问题:“我想知道的是,BIS从去年就对冰芯国际进行了限制,为什么AMD在今年仍旧获得了临时许可证?为什么AMD仍旧可以与冰芯国际合作?这是不公平的!也是应该立即被修正的!”

AMD没有回应来自竞争对手的质疑,至于这个临时许可证……反正,BIS也没有新的动静,有就用着呗。

就在AMD最新锐龙芯片到来之际,它的股价受易科消息影响被再度推高,已经从去年同期的20亿美元市值飙升至现在的80亿美元。

它做什么了?

它好像什么也没做,就是一张接一张的拿着BIS给它发的临时许可证。

也就这个月才迎来新的产品。

国内媒体也注意到电脑CPU领域萌生的变化与AMD的股价,给出了一个分析,“连易科内部都认可AMD的技术,说明它的技术确实不错”。

更有媒体向易科公司进行了求证,小道消息中被提到的技术副总裁埃尔德大方回应,证实公司内部确有立项研究,但还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

埃尔德同时维护了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称赞了英特尔在电脑芯片上的优秀表现。

“如果易科公司推出全新的电脑芯片,是否会考虑对外销售?还是单纯用于自家公司的产品?”记者在电话里询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就像易科的祝融芯片仍旧只用于自家产品,这带来了一定的护城河。

埃尔德在电话中犹豫了一下,以反问结束采访:“不可以都选吗?哈哈,开个玩笑,公司的研发项目比较多,但真正迈向市场总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真正到了16日的AMD新品发布日,伴随着纷纷扰扰的消息,当CEO苏姿丰向大家介绍锐龙系列芯片,当她比较了锐龙7的8核心16线程在视频编辑、3D渲染、科学计算等场景下颇具优势的表现,当她宣布价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布价格只有竞品的一半,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是AMD未来重要十年的起点,我和同事们有信心与合作伙伴一起为用户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苏姿丰踌躇满志,也表达了对厂商们提供优化的期盼。

性能超强,生产力超强,产品价格超强,尽管开启预定后要到3月1日才能陆续发货,但AMD的股价在发布会后立即暴涨18%,逼近100亿美元的市值大关。

同一时间的晚上,苏薇加班开会到家,路上还在阅读AMD新鲜出炉的报道,进了客厅之后就瞧见方卓正窝在沙发上,难得打开的电视正放着《笑傲江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