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叹气,“而且靠着二爷三爷,我。。。那边日子不好过!”
“公爷!”黄子澄捋须道,“您要说什么,但说无妨!”
“我就喜欢您这痛快的性子!”
李景隆一拍大腿,而后低声道,“有些话我不能跟太孙殿下说,但一定要和您说!”
黄子澄面色郑重,“什么话?”
“我去肃镇,是帮着殿下收拢西北兵权的!”
李景隆正色道,“但光靠我,绝对不够。。。。我想保举一人,为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
“谁?”黄子澄正色道。
“老将宋晟,其久在凉州,名镇西北!”
“这事,您何必跟下官说?”黄子澄越发的迷惑,“调任保举武官,是您权责之内的事呀?”
“啧。。。。”
李景隆摇头,“那可是陕西行都司指挥使。。。您想想,若是由殿下金口提拔,宋晟如何不感恩戴德?从此以后西北军中,殿下又多一臂膀!”
直接把宋晟调往大宁,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但可以曲线行事,让他担任陕西行都司指挥使。
而由于是皇太孙亲手提拔,那么秦王朱老二那边肯定有想法。
所以宋晟这个陕西行都司指挥使绝对坐不稳当,同时也给朱老二和他大侄子之间,弄了一道嫌隙出来。
朱老二忙着和大侄子派来的人争权夺利,而皇太孙这边对宋晟又寄予厚望。那么肃镇的李景隆,完全可以从中渔利。
~
“他真这么说?”
不到下午,黄子澄就把李景隆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了皇太孙朱允熥。
咸阳宫中,朱允熥微微眯着眼睛,“这话,他为何不直接找孤?”
“想来,曹国公是顾忌。。”黄子澄犹豫片刻低声道,“皇上的想法!”
“嗯!”
这个理由,在朱允熥这行得通。
其实他对李景隆另一个不满的地方,就是李景隆从没在他的皇爷爷面前,表达过对于大明藩王权势太重的担忧,以及没有旗帜鲜明的站在他这边。
“宋晟这个人,孤倒也听说过!”
“武人之中,难得的品行担当,都称得上优良之人!”黄子澄又道,“既不杀良冒功,又不贪得无厌。。。。。。”
“宋晟!”
朱允熥细长的手指,敲打椅子的扶手,把这个名字深深记在心中。
可以说李景隆的这个提议,正中他的下怀。因为在铲除了蓝玉,所谓的军功外戚勋贵一党之后,他骤然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在军中,没有直接可以管束军队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