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不需要任何工资,而作为工作的交换,张口就跟林然要了一堆物资材料,包括课桌、课本、还有书包纸笔和课外读物。
电话里的孙义也有些不好意思:
“真不行,我这边一个人替你多干两份工。”
“反正我有的是力气。”
“但物资这一块,这边孩子们也都穷。”
“缺这些。”
当时林然听得就沉默了一下。
这不是他第一次认识孙义,每一次听到对方这样的话语,心中都有着震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鲁迅说过。
我们这个民族,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构成了民族的脊梁。
电话那头的那位普通寻常的山村支教老师,或许真的不需要什么身外物身外名。
即便这一世与那所谓的感动南省十大人物的头衔失之交臂。
却依旧不妨碍他的光芒会在这片大地上璀璨耀眼。
那份高洁的品德。
有朝一日,足以成圣。
……
于是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青海那边孙义已经入职开始忙碌。
而林然这边当时也在忙着和人人网、企鹅集团的大战。
便顾不上联系。
只是偶尔从公司负责公益种树项目对接的员工口中听说,青海那边的项目进展一切顺利,青海那位负责人办事认真细心,每一笔款项和树苗树种的使用都记录清楚,事无巨细。
林然对此不觉意外,只是关照下属不能少了那边希望小学的物资和图书、装备的供应。
除此以外,便没有多做打扰。
直到如今六月下旬。
一晃眼临近暑假。
才再次得到了对方的音信。
接到孙义电话的时候,电话那头的他精神头依旧很好,笑声爽朗而有活力,或许是被青藏高原的广袤和猎猎风沙洗礼,感染出了几分西北的豪迈大气。
电话里的孙义给林然做了项目的汇报,表示树苗种植和防风治沙的推进一切顺利。
也提到希望小学这边的境况。
对林然表示了感谢,最后还热情发出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