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紫姑娘,你看,那边有一片果园!”慕容朵兰掀开马车的帘子,指着远处的一片果园,兴奋地说道,“虽然现在没有果子了,但是春天的时候,肯定会结满各种各样的果子,一定很好看!”
阿紫顺着慕容朵兰指的方向看去,果园里的果树光秃秃的,只剩下枝干,在寒风中显得有些萧瑟。可在慕容朵兰的描述中,她仿佛看到了春天果园里繁花似锦的景象,看到了夏天果实累累的热闹。她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浅浅的弧度。
马车行驶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到达了流民安置点。安置点是一片临时搭建的帐篷,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空地上。流民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有的在帐篷外生火做饭,有的在缝补衣服,还有的在照顾老人和孩子。看到慕容朵兰和阿紫的马车,他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好奇地看了过来。
慕容朵兰跳下马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朝着流民们走去:“大家好,我是慕容朵兰,是北狄的公主。我听说大家在这里生活很辛苦,特意带来了一些皮毛和珠宝,希望能帮到大家。”
流民们听到慕容朵兰的话,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感激的神色。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前,对着慕容朵兰躬身行礼:“多谢公主殿下!多谢公主殿下关心我们这些苦命人!”
“老人家,您快起来!”慕容朵兰连忙扶起老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阿紫姑娘,我们把东西拿下来吧。”
阿紫点了点头,跳下马车,打开箱子,将里面的皮毛和珠宝拿了出来。流民们看到皮毛和珠宝,眼睛都亮了起来,却没有人上前争抢。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等待着慕容朵兰的分配。
慕容朵兰拿起一件黑色的皮毛,递给老人:“老人家,这件皮毛很暖和,您拿回去,给您的家人抵御寒冷。”她又拿起一串珠宝,递给一个年轻的妇人:“这串珠宝您拿着,可以换成钱,给您的孩子买些吃的和衣服。”
流民们有序地领取着皮毛和珠宝,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感激的笑容。他们不停地对着慕容朵兰和阿紫道谢,安置点里充满了温暖的氛围。
阿紫站在一旁,看着慕容朵兰忙碌的身影。她看到慕容朵兰耐心地询问每个流民的需求,看到她温柔地安慰哭泣的孩子,看到她真诚地感谢帮忙分发东西的流民。这些画面,像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她冰冷的心中,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感动。
就在这时,一个大约五岁的小男孩,拿着一个热乎乎的红薯,走到阿紫面前。他的脸上沾满了灰尘,衣服也破旧不堪,却露出了一个纯真的笑容:“姐姐,这个红薯给你吃。很好吃的。”
阿紫看着小男孩手中的红薯,心中一震。她能感受到红薯的温度,也能感受到小男孩的善意。她从未被人这样真诚地对待过,也从未有人主动给她送过东西。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接过了红薯,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谢谢你,小朋友。”
小男孩看到阿紫接过红薯,开心地笑了起来,转身跑回了母亲的身边。阿紫拿着红薯,放在嘴边,轻轻咬了一口。红薯的香甜在口中弥漫开来,带着一丝温暖,让她的眼眶微微泛红。
慕容朵兰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走到阿紫身边,轻声说道:“阿紫姑娘,你看,这里的百姓都是很善良的。只要我们多给他们一点温暖,他们就会用真心回报我们。”
阿紫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只是默默地吃着红薯,感受着口中的香甜和心中的温暖。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心中,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中午的时候,慕容朵兰和阿紫在安置点的帐篷里,和流民们一起吃了午饭。午饭很简单,只是一碗稀粥和一个窝头,却让慕容朵兰吃得很开心。阿紫看着慕容朵兰满足的模样,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暖意。
下午,慕容朵兰又带着阿紫,去了安置点附近的一所临时学校。学校里有十几个孩子,都是流民的孩子。一个年轻的书生正在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孩子们学得很认真。
慕容朵兰走进学校,笑着说道:“先生,孩子们,我来看你们了。”她从行李中拿出一些纸笔和书本,递给先生:“这些东西给孩子们用,希望他们能好好读书。”
先生接过纸笔和书本,感激地说道:“多谢公主殿下!有了这些东西,孩子们就能更好地学习了。”
孩子们看到慕容朵兰,都开心地围了过来,喊着“公主姐姐”。慕容朵兰蹲下身,温柔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给他们讲北狄草原上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阿紫站在门口,看着帐篷里温馨的画面,心中充满了感动。她想起了自己在血海世界里的生活,想起了那些冰冷的训练和残酷的厮杀。她从未有过这样温馨的时光,也从未感受过这样纯粹的快乐。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走到阿紫面前,拉了拉她的衣角。她抬起头,看着阿紫,小声说道:“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