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约而同的冷笑。
这冷笑中既包含了对淳于越的不屑,也透露出他们对接下来事情发展的一种期待。
“的确,寡人确实该立储君了!”嬴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坐在王座上,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
这句话一出,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嬴政接下来的决定。
听到嬴政的话,淳于越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心中暗自窃喜。
“公子,老师今日便送你上位!”淳于越在心中默默念道,仿佛已经看到了公子扶苏登上太子宝座的那一刻。
“启奏大王,公子扶苏仁义贤德,乃是大王长公子,是储君之位的不二人选,臣提议大王立公子扶苏为太子。”
“定下国本,定下国策,而后宫之主,当为扶苏公子母亲,郑夫人担任,于此可让大秦大定天下安定,大秦亦能够传承万世!”
淳于越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这个提议已经得到了嬴政的认可。
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支持扶苏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表示赞同。
“臣附议!长公子扶苏乃大王长子,于礼法上实至名归,定能服众!”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说道。
“臣附议……”紧接着,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扶苏一脉的支持者们显然早有准备,他们不仅有朝中的大臣,还有宗室王族的成员。
这些人在朝堂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支持使得扶苏的声势愈发浩大。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扶苏的太子之位已经稳如泰山之时,李斯却突然站出来,高声启奏道:“启奏大王,臣对此有不同看法。”
“太子之位,固然通常是立长,但于我大秦而言,自古以来便是立贤立德。”
“公子胡亥与大王更为相像,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品德高尚,立他为太子,未必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李斯的这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惊愕地看着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
“他怎么会倒向胡亥呢?”有人低声议论道,“难道是胡亥那边有人拉拢他了?”
“看来他是被扶苏的支持者给吓到了,想要依附一位公子来对抗扶苏。”另一个人猜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也有人对李斯的动机提出了质疑:“李斯此举,恐怕是想多了吧。”
“扶苏的主人身份可比宫中任何一位公子都要高贵得多,他又怎么会看得上胡亥呢?”
“你压错宝了!”韩非心中暗自冷笑,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为胡亥谏言的李斯,仿佛能透过那看似恭敬的外表,看到其内心的算盘。
“廷尉所言极是,胡亥公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我大秦最为杰出的储君,定能保我大秦长治久安!”
支持胡亥的一脉大臣们也纷纷附和道,他们的声音在朝堂上此起彼伏,一时间好不热闹。
一眼望去,支持胡亥和扶苏的朝臣们几乎占据了朝堂的大半壁江山,甚至连许多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武将们也都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人可真不少啊!”嬴政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大殿内支持扶苏和胡亥的朝臣们,心中暗自思忖着。
如果没有陆尘的出现,或许他真的会如众人所期望的那样,将太子之位赐予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