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小黄门来报,沈不韦觐见。
“微臣拜见陛下!”
高楷看他一眼,笑道:“我听说,你流连于胡姬酒肆,时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知天地为何物,以致第二天萎靡不振。”
“今日,怎么精神抖擞了?”
为此事,不知多少御史弹劾过。
沈不韦面露惭愧:“微臣放浪形骸,让陛下操心了。”
“前些时日,微臣夜夜笙歌,常感全身被掏空,精力不济。”
“为此,微臣痛定思痛,决心戒酒。”
“哦?”高楷好整以暇,“你戒了多久了?”
“一日……”沈不韦羞赧道,“微臣言出必行,定会坚持下去。”
高楷忍俊不禁:“但愿如此。”
“你来觐见,所为何事?”
沈不韦面色一肃:“陛下容禀,微臣执掌户部许久,发觉一件急事,刻不容缓。”
高楷好奇:“何事?”
沈不韦一字一句:“铸币!”
周朝沿用半两、五铢钱,持续二百多年,积弊甚众。
历经十七年乱世,货币大小、轻重全无统一标准,工艺粗糙。
并且,齐王董澄、豫国公王玄肃、夏帝窦至德、燕帝赵德操、郑帝徐智远,这些人称王称帝,免不了铸造官钱。
市面上,各种钱币流通,混乱无序,逐渐造成物贵钱贱的现象,且愈演愈烈,波及整个长安城,乃至大秦十二道。
“长安城中,通货大乱,士农工商皆有怨言。私下里,甚至有人剪铁、裁皮、糊纸为钱,谋取私利。”
钱币混乱不一,质量上乘者更一文难求,以致八九万枚才满半斛。因此,私铸货币,便成了有利可图之事。
甚至,达到百倍、千倍暴利!
高楷神色凝重,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优汰劣胜,价格体系紊乱,必将损伤朝廷威信。
改革币制,势在必行!
“你有何良策?”
沈不韦拱手:“微臣认为,新朝新气象,我大秦定鼎中原,理当重铸钱币,把那些劣币、伪币、私币,尽数驱逐。”
“与其缝缝补补,倒不如弃旧换新。”
“这话有理!”高楷赞同,“寅虎,传召宇文凯、安兴仁、柳忠,一同商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