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此话,景川侯曹震略有质疑反驳:
“应该不至于吧……”他似乎不太认同蓝玉的顾虑,
毕竟双方将领都是久经战阵之人。
估量对手数量多寡乃是基本军务准则之一,
而此前交战之时他们早已详加计算过朱政所部实际规模。
每一路兵马不过相差百余人,这在正常的误差范围之内。
毕竟战场上乱哄哄的,能大致吻合就很不错了。
谁能精确到一个不差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此时,景川侯曹震毫不在意地急忙劝说道:“大将军,您未免多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年轻人不过是匹夫之勇,哪懂得军事布阵和谋略之道,断不可能设下伏兵。
再说了,他们已经折损如此多人马,实力大减,即便有伏兵又何足惧哉?按照末将的看法,咱们正该趁热打铁,追击敌军才是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再不行动,他们可
就溜之大吉啦!”然而,蓝玉听罢,依然无动于衷,仅是冷冷一笑,然后沉着冷静地命令道:“你为何如此焦急?”“他可不是北元军队,打不过就会躲进广袤草原隐匿踪迹!他还能跑到哪去?简直就是自投罗网而已。
我现在稳操胜券,何必盲目激战?传达我的命令:不必追击敌人,中军预备队保持待命状态不变,其他三路军马结阵而行,稳扎稳打向前推进。
同时严防伏兵,不能大意冒进。”
听了这话,景川侯稍显迟疑,还想继续进言劝说。
可是当他迎上蓝玉那冷冷的一瞥,便把话咽回去了。
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抱拳应答道:
“是,末将遵从大将军之命。”接着,在蓝玉从容不迫的指挥之下。
射声卫部队井然有序,并没有贸然发起追逐逃跑的骠骑卫兵马。
而是组成了强大的阵型,确保彼此之间的支援可以随时达成,滴水不漏地缓步前行。
一路上小心翼翼警惕潜伏可能埋伏之敌。
时间推移了很久,蓝玉率领的部队终于穿过了一片非常适合布置埋伏的茂密丛林。
但与预料相反的是,并没有发现任何伏兵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