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解救的汉人,尤其是那些汉人奴隶,全都对王通感恩戴德,许多人青壮都主动要求从军跟随王通。
通过筛选,共得八千余人。
再加上从高奴城解救的三千多汉人奴隶,王通的军队增加了一万多人,扣除伤亡,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五千余人。
由于留下了近五千人驻守秦直道的那些关隘,在高奴地区的实际兵力为两万人。
王通将这两万人打散重编,然后,趁着这个不适宜用兵的季节,抓紧时间对军队进行紧张而严酷的训练。
……
粮草方面,现在也不缺。
上郡本是汉人耕种了几千年的土地,在汉朝放弃上郡时,上郡的汉人百姓并没有同步撤离。
胡人们也一直在利用汉人奴隶给他们种植粮食,而在此过程中,胡人也学会了种植。由于土地很多,粮食产出倒是不少。
这一次王通扫荡羯族胡人,杀了超过十五万人,缴获的粮食在救济了那些被解救的汉人奴隶之后,还够王通的两万人马三年之用。
不仅如此,缴获牲口也很多。
羯族胡人们都养了很多马、牛、羊,这些也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其中:
累计缴获的马匹有6万多匹。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马匹都适合用做战马,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老马、小马、驮马、病马等等。真正适合于用做战马的只有一万多匹。
王通利用这一万多匹战马,对骑兵进行了扩充。将原本的四千多骑兵,扩充到了一万,并且还满足了一人双马的配置。
累计缴获的牛,也有一万五千多头。
这些牛被王通分配给了各个屯田大队,用于生产耕种。
缴获最多的牲口其实是羊,总计有一百多万头。
王通将这些羊群,全都“借”给各个屯田大队,规定这些羊群仍然归荡寇将军府所有。但是,以后生出的羊崽子,才归属于各个屯田大队。
……
除此之外,王通也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嫡系。
首先是从那些被解救的奴隶中,挑选出素质较好的500人,编入自己的亲军之中。这些人在亲军中培养一段时间之后,等到将来再次扩军,就可以外放担任基层军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在这500人当中,也包括几位王通重点培养的对象,他们分别是:韦卫、秦昊、符义、张寒、李哲等等。
这几位壮士,是王通从八万多治下汉人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年岁在15~20岁之间,虽然身材都很消瘦,但是,人人都长得骨架粗大,而且身手都非常敏捷,是适合练武从军的好苗子。
王通决定亲自传授他们一些武艺,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以便将来倚为心腹。
武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