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齐啊,你在满铁工作过,是咱们急需的技术人才。
现在大战在即,铁路就是生命线。。。"
当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可他没想到,教给他的是一群大字不识的民兵,缺乏工具,缺乏材料,甚至连一本像样的教材都没有。
上级只给了一个命令:
三个月内,尽快培训出一支抢修队。
前面有部队在建造,他们这些业余队伍只要负责修补工作就行了。
边学边修,辅助铁道纵队。
第二天清晨,齐远山在工地上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雪地里整整齐齐站着七十二个战士,比昨天点名时还多出五个。
赵大勇小跑过来,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
"逃跑的那几个自己回来了,还带了老乡。。。"
队伍最前面,脸色惨白的小山东挺直腰板站着,棉袄前襟还带着褐色的血迹。
"报告工程师!"
他的声音像破锣,却格外响亮,"俺们想通了,不学那什么函数,先学怎么抡大锤行不?"
齐远山鼻头一酸。
他走到队伍前面,从兜里掏出昨晚熬夜做的木制轨道模型。
"同志们,今天咱们不上课。"
他把模型放在雪地上,"我教你们认铁轨。"
战士们呼啦一下围上来,冻裂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那几块粗糙的木头。
齐远山蹲下身,指着模型说:"这是枕木,这是道钉,这是鱼尾板。。。"
他抬头看着那些专注的脸庞,突然明白了什么。
中午时分,几辆汽车和几辆骡马车吱吱呀呀地驶入营地,车上面写着北方军后勤部的字样。
崭新的工具,质量合格的道钉,还有不少后勤物资补助。
齐远山正在清点物资,忽然在麻袋底部摸到一个硬物。
掏出来一看,是本英文版的《铁道工事应急维修手册》,封面上还带着干涸的血迹。
他翻开扉页,一行繁体字映入眼帘:
印度华侨特赠,愿中华越来越强大。
也希望我中国将来再也不会被人欺负。
"工程师!"小山东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俺们把铁轨摆好了,您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