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京城的大街上,就出现了一道蔚为壮观的奇景。
一辆辆马车,从各个官员府邸的后门,悄悄地驶出。
车上的人,都用黑布蒙着脸,鬼鬼祟祟,做贼一样。
他们的目的地,出奇地一致——廉政募捐司。
很快,募捐司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马车队伍。
甚至,为了能排在前面,早点捐完回家,还有两个蒙面的官员,因为抢位置,大打出手,在地上滚作一团,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这一幕,堪称大业朝开国以来,最荒诞,也最讽刺的一幕。
廉政募捐司内,灯火通明。
与外面的嘈杂和混乱不同,司内一片井然有序。
慕容修坐在堂上,面无表情。
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上写着三个大字——“功德簿”。
一个个平日里在外面人五人六,道貌岸然的大人们,此刻都像犯了错的学生,低着头,排着队,等着“交作业”。
轮到谁了,谁就哭丧着脸,报上自己的姓名、官职,和“募捐”的数额。
然后,指挥着自家的下人,把一箱箱沉甸甸的银子,抬进后面的库房。
那场面,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官员们一边看着自己家的银子被搬空,一边痛哭流涕,捶胸顿足,仿佛被人活生生地割肉一般。
“我的银子啊……我攒了半辈子的银子啊……”
一个户部的主事,看着自家五万两白银被抬进去,哭得差点当场昏过去。
慕容修却是不为所动。
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提笔在“功德簿”上,记下一笔。
嘴里,还用一种毫无感情的语调,念叨着,像是在唱喏。
“户部主事,王大人,捐银五万两,悔过之心,诚意可嘉,朝廷记下了。”
“兵部员外郎,李大人,捐银八万两,可见平日里勤俭持家,节衣缩食,为国分忧,值得百官表彰!”
他这番话,听得那些官员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什么叫悔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