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记忆力好,记得几句书中稍纵即逝的句子。
”
“得失荣枯命里该,皆因年月日时载。
”
“自古人无千日好,果然花无摘下红。
”
“祸患每从勉强得,烦恼皆因不忍生。
”
“扶人未必上青天,推人未必填沟壑。
”
“诸位,这几句话,表面上像是闲聊般的俗语,可仔细琢磨,是否突然觉得很有道理?”
解缙的话让众人猛然一愣,随后不少人脸色微变。
他们对《**梅》自然很熟悉。
即便这本书刚问世,报纸上才刊登部分内容,后续情节还未揭晓。
但凡是已刊载的内容,无人不知。
毕竟如今找到一本有趣的书实属不易。
也正因如此熟悉,当解缙突然将这几句话单独提出后,众人或多或少立刻回忆起这些“警世名句”的出处。
当初看书时,这些话就像长辈随意叮嘱,听过就忘。
但此刻集中提起,顿时显得不同寻常。
并非所有书都能写出这样的警世之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这般不着痕迹地将这些话融入书中。
要知道,他们至少已读过四五遍这本书。
曾经有人感叹,解缙的记忆力超凡,而其他人做不到过目不忘,因此错过了书中许多越读越有深意的文字。
这暗示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此书写得极为精彩,否则不会被忽略其中的妙句;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笔力,几乎不动声色地将这些佳句融入其中,让人毫无违和感地读过。
解缙看到大家陷入沉思,不禁得意地搓搓手。
“听我说完这些句子,你们再想想,西门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不仅五毒俱全,而且贪嗔痴三毒皆备,却既无功名也无战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