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总要给他几分薄面。
瞬间,这皇宫里最尊贵的一对夫妇笑容满面。
梅的畅销,带来的不仅是朱元璋的关注,还直接影响了大明周报社。
有了这样一本广受欢迎的好书,大明周报的销量自然飞速增长。
起初,郑大人激动不已,但很快变得从容淡定,只用了四期的时间。
这不是他冷漠,而是现在的销量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举个例子,自梅连载以来,现在已经到第五期了。
然而,仍有外地商人带着现金来到报社,要求购买第一期的梅开篇。
他们一开口就是几千甚至上万份,仿佛不计成本。
当然,郑大人明白,这是因为大明周报社是官方机构。
若是一般机构,恐怕早就有人私自复制发行了。
毕竟,大明周报的价格并不高,买几千份和自行印刷的成本相差无几。
否则,仅凭如此销量,他们肯定会偷偷复制销售。
郑大人日子越来越好,但也多了一份心事——每日向菩萨祈愿兰陵笑笑生平安。
毕竟,一个能写出如此佳作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送来新稿。
不过,街坊间开始热议一个问题: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
落第秀才、乡间贤士、隐居学者……
各种猜测纷纷,却无人能拿出确凿的证据,也没人敢公开承认。
这份神秘感,无疑让原本就备受关注的**梅一书,更加增添了传奇色彩。
人们觉得,这样的奇书似乎就该如此。
而此刻,幕后策划这一切的**胡大老爷,正躺在自家府中,清点着**梅一书带来的丰厚报酬。
“胡义,你是不是把本该给下人的报酬扣下了?”
“否则,这笔钱未免也太多了吧!”
胡义苦笑着拱了拱手:“老爷,您这话从何说起!”
“您这么慷慨,我怎么敢拦着?”
“账目清清楚楚,柱子每次去报社领钱回来,都会带着报社的回执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