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震惊不已。
原来,刚刚让他惊恐万分的士大夫阶层导致国家混乱的事情,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
胡大老爷依然笑着继续解释。
“文人乱政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你祖父制定的那个免税政策引起的。
”
“毕竟,只要获得举人功名就能免税,虽然规定是百亩,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
胡大老爷明白这些年轻人未必了解其中的复杂性。
于是他直接阐明了**。
“要知道,县令大多也是读书人出身。
”
“查得严时,自然按照规定执行,但若放松,就容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大家都是读书人,互相帮助又有何妨?”
“再者,即使现在检查严格,许多举人的实际田产不足百亩,还是有漏洞可以利用。
”
“比如,现在的田税是四成,有人就把田产挂到举人名下,只给他们三成,这样岂不是多了一成的收获?”
“而那些举人,原本没有田产,一旦考取功名,就能轻松获得百亩田产三成的收益!”
“这不是很好吗?”
“百姓没损失,举人也没吃亏,不过就是朝廷少收百亩地的税罢了!”
“但如果举人的田产越来越多呢?”
“要是全国有功名的人越来越多呢?”
“你们想想,会有什么后果?!”
朱雄英听到这话,立刻浑身颤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旁边的皇子们看他这副模样,疑惑地拍拍他的肩:“雄英,你怎么了?”
朱雄英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看了一眼众人,然后干巴巴地说:
“若一直这样下去,我大明的税收就会完全没了!”
“怎么会?还有很多地呢!”
在一旁的皇子们一时还想不到其中的复杂之处,还在质疑。
朱雄英苦笑地看着胡大老爷,又转向年岁相仿的叔叔说道:
“皇叔,天下的田地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