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则是宗室优待带来的问题。
胡大人让我们计算了一道题,其中……”
朱元璋听完朱雄英转述的话,起初愤怒,随后却冷汗直冒。
他并非愚钝之人,也不是那种不通世事的**。
他很清楚,那些官吏心狠手辣,为了一己私利,哪怕只开个小口子,也会大肆破坏;哪怕只是个小漏洞,也会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他对士人优待的政策,在位时或许还能控制,但以后呢?
无论是朱标还是现在的朱雄英,难道能一直监督下去吗?
即便能监督,等到灾难发生后再惩罚那些**,之前受害的百姓又如何能得到补偿?
更不用说,到那时,原本良好的政策早已成为“祖宗之法”。
那时,朱标或者朱雄英若想改变这一政策,势必会面临天下士人的反对。
连理由都已准备妥当——“违背祖宗之法”!
哼,一旦如此,明朝岂不是要走上衰败之路?
到时百姓流离失所,加上天灾人祸,说不定又会出现一个像朱重八这样无法生存的人,江山易主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感慨万千。
“惟庸真是我的得力助手,竟有这般忠诚直言!”
“雄英,你切不可辜负了惟庸的好意!”
朱雄英听罢朱元璋的话,心中虽有些迷茫,但他清楚自己的能力远不及皇祖父和胡大人。
既然皇祖父已经决定了,那自己只需听从便是。
于是,他立刻恭敬地行了一礼:“皇祖父放心,孙儿铭记于心!”
朱元璋闻言笑了笑,轻轻拍了拍他的头,心中却在思索一件事。
这惟庸确实有才,也一心为明朝着想。
自己竟然从未察觉,竟犯下这般错误。
若让惟庸当帝师,自己岂不是也能学到更多?
只是……自己还未正式拜师。
真让人烦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