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从法理上讲,一道圣旨之下,他那逆子就成了老朱家的女婿。
这一切加起来,怎能说他不懂规矩呢?
如今,谁人不晓,他视如己出的侄女已贵为太子妃?
谁人不知,胡大老爷进出宫廷,用餐谈天,犹如家常便饭?
胡大老爷若愿施展些微小恩惠,目标非皇家百姓,而是单一官员。
老胡家,大明开国帝朱元璋亲自赐婚之家,名声在外。
故而,他急忙入宫请罪。
且此女已与他儿行过婚礼,在他这位公公前正式叩拜。
礼貌相待,实属必然。
大明宫中,胡大老爷乃常客。
此事,表面看来,无懈可击。
至于能否胜任,呵,抄家灭门之事,非朱元璋莫属,他人岂能为之?
无需多言,请罪要紧!
不论公主来历如何,旨意已下,婚已成,不认此儿媳已不可能。
看,这公主儿媳,乃皇帝赐婚。
面对朱元璋,他爽快请罪。
如今,侄女如亲子,为太子妃;独子,嫡亲血脉,成老朱家女婿、驸马。
他一小小祭酒,岂敢冒险?
即刻,他老实交代了老朱如何胁迫他,将女儿另嫁之事。
辞官、封府、沉迷享乐……
他拍了拍对方肩膀,不顾对方是否吓得腿软。
洞悉此情,李祭酒心生怯意。
更关键的是,这座宫城未来的女主人之位,已尘埃落定。
往日熟悉的宫门守将对胡大老爷愈发客气,尤其在胡府内,他感到格外迷茫。
坐在马车上的胡大老爷头疼不已,原本心仪的儿媳,李祭酒家的闺女,竟成了他人之妇。他心中暗骂,觉得被人暗算了。
于是,他决定请罪,毕竟对方是皇家亲眷。他心中虽有得意,却也明白此刻只能低头。
更令他震惊的是,那女子竟与他人共度春宵,他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老朱设的局。
至于罪名,他不得而知,但肯定是怠慢了公主。他承认了自己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