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官员闻言,冷汗涔涔。陛下这是要动真格了?
所幸,朱元璋尚存理智。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谁来告诉朕,造不出来,究竟何故?”
“或者,你们还缺什么?”
工部侍郎,首位跪地者,心中暗骂今日缺席的工部尚书,却无奈身为在场最高官。他略懂技术,鼓起勇气回答:
“陛下,若强令工匠依样画葫芦,或许能做出来。”
“但陛下之意,乃要工部探寻大规模制造之法,惠及大明百姓。”
“这需原图样方可。”
“不然,只能依靠工部匠人慢慢摸索。”
“故而,陛下能否透露一二,这位制造神器的大匠是谁?”
“我愿携工部大师前往求教!”
朱元璋闻此,嘴角微动,面露讶异。
求教胡惟庸?
哼,朕身为帝王,亲临其府都未能得见,尔等所言岂不荒谬!
然而,当前局势,非寻胡惟庸不可。
“也罢,织机暂且留下。”
“命工部大师仔细钻研。”
“待朕寻得此人,再令其详述。”
朱元璋沉吟片刻,随即转身离去。
甫出工部,他便对宋利言道:
“往锦衣卫衙门去。”
朱元璋性情急躁,今日定要搅得几处衙门不得安宁。
工部已受惊扰,此刻他又直奔锦衣卫,未作任何通报。
工部官员尚且惶恐,身为皇家亲卫的锦衣卫更是心惊胆战。
毛骧闻朱元璋亲临,急忙奔向正堂,冷汗涔涔。
相较于工部官员,深知朱元璋性情与手段的毛骧,更为惧怕。
他唯恐手下有何闪失,引来朱元璋。
因此,一见朱元璋,他态度愈发谄媚。
朱元璋端坐毛骧之位,望着匆忙而至的毛骧,直言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