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彬满心困惑,不解其中缘由。
他成亲之初,朱元璋曾亲口封他为大理寺主簿,那不过是从七品的小官,但已算得上是越级提拔。
如今,竟一跃成为从五品的高官?
这究竟是为何?
古往今来,哪有备受重用的驸马?
他隐约有种预感,自己似乎即将被更加重用,否则怎会打破这陈规?
工部员外郎,那可是要在工部某个清吏司中掌握实权的职位。
况且,胡仁彬深知自己的身份,在上元县或许能隐瞒,但在六部衙门,他的身份必然暴露。
到那时,他虽只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但又有谁敢小觑?
毕竟,他背后的父亲和妻子,岂是他人能轻易得罪的?
而且,据他所记,现任工部尚书章善这些年频繁造访他家。
这意味着,自己的顶头上司竟是父亲的手下?
如此一来,自己进入工部,情况就变得微妙了。
(本章完)
别看胡仁彬这些年要么被视为一无是处的纨绔,要么就是在上元县默默无闻地担任着微不足道的县尉,似乎从未真正涉足官场。
但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即便只是偶尔旁听,所知也远超大多数官员。
毕竟,他家接触的都是顶层圈子。
他虽只是个站在一旁旁观的小角色,且心不在焉,但那圈子实在高端,参与者水平亦非凡。
因此,当看到手中圣旨上授予的员外郎职位时,胡仁彬的第一反应便是“糟了”!
工部看似只是低调务实的部门,负责造军械、修路搭桥、疏通河道、修建堤坝、营造宫殿等事务。
若仅从这些来看,工部简直让其他部门自愧不如。
然而,工部的权力实则极大,关键在于其掌握的巨额银两。
每当兴修水利,工部总难逃贪腐之嫌。
只不过,依据手法高低、贪心程度等因素,最终曝光的案件会有所不同。
但无一例外,贪婪之事绝不鲜见。
毕竟,工部经手的银两数额庞大。
更关键的是,这与赈灾等其他事务性质截然不同。
赈灾购粮与分发易于审查,除非采用诸如火龙焚仓、阴兵借粮之类的卑劣伎俩,否则必定无所遁形。
相比之下,工部的大型工程项目耗资更为庞大,却难以追查。原因在于,水利之事,六部之中唯有工部精通。加之工程动辄耗时数年,动员人力往往数以万计,其中可操作的空间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