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清楚,这位大拿骨子里有股老派港城匠人的傲气,对内地,尤其是对陈宇这样一个“跨界”的新人导演,未必看得上。
这场接风宴,是礼节,更是第一场交锋。
……
次日,江城一家格调雅致的私房菜馆,竹影摇曳,水声潺潺。
陈宇包下了整个院子。
为首的叶轮,约莫五十多岁。
他身后的四位,也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好手,有负责道具的,有负责布景的,神情间都带着几分矜持。
“陈生,年轻有为啊。”
叶轮用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开口,握手时只是轻轻一触,便松开了。
他打量着陈宇,也打量着这间菜馆。
“这家餐厅,品味不错。就是太新了,少了点底蕴。”他语气平淡,像是在点评一件作品。
这话里有话。
陈宇笑了笑,不接招,只热情地引着众人入座:
“叶老师一路辛苦,几位老师也辛苦了。今天不谈工作,先尝尝我们江城的特色,给大家接风洗尘。”
宴席开始,气氛客气,却也疏离。
叶轮团队的人,显然对内地的一切都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挑剔。
“这道松鼠鳜鱼,火候过了零点五秒,外皮有点焦了。”
“餐具是景德镇的仿古瓷吧?可惜,匠气太重,没有神韵。”
他们低声交谈,自以为声音不大,却一字不漏地传进了陈宇的耳朵里。
陈宇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仿佛没听见。
他只是安静地给众人布菜,偶尔介绍一下菜品的来历和典故,从容不迫。
这副淡定,反倒让叶轮高看了他一眼。
寻常的年轻甲方,要么被他们的气场压住,唯唯诺诺;要么沉不住气,当场翻脸。
这个陈宇,有点意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陈宇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
“叶老师,各位老师,吃好了吗?”
叶轮点点头:“菜不错,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