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 第117章 国子监的“天崩”(第4页)

第117章 国子监的“天崩”(第4页)

他需要儒家,来为他维护“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需要孔颖达这些大儒,来为他教化万民,巩固统治!

如果,今天承认了“大地是球”,那明天是不是就要承认“君权”,并非“神授”?那他这个皇帝的位子,还坐得稳吗?

但他也同样清楚地看到了“格物之学”背后,那足以让大唐,变得空前富强的巨大力量!

水泥、算盘、新式农具、海船……哪一样,不是出自太子的“格物院”?

打压“格物”,就等于是在打压大唐的未来!

维护,统治的“过去”?

还是,拥抱,国家的“未来”?

一个比“废储”还要艰难一万倍的……终极选择题,摆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在这水火不容的两难之中,备受煎熬之时。

那个始作俑者,太子李承乾,却悠哉游哉地上了一封,极其“恭顺”,也极其“贴心”的奏疏。

奏疏中,太子对他所引发的这场“思想风暴”,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

“儿臣,罪该万死。不该将此等,惊世骇俗之学,轻传于外,以致引得孔师等大儒,忧心忡忡,朝堂震动……”

“儿臣以为,‘格物’与‘儒学’,皆是圣人之道,本不相悖。”

“为平息纷争,也为求得真理。儿臣斗胆恳请父皇恩准。”

“由国子监,与格物院,联合举办一场……‘古今大道之辩’!”

“辩论之题,便由父皇您亲自来出!”

“辩论之胜负,亦由父皇您,与满朝文武,共同来裁定!”

“若,‘格物’败了。儿臣愿即刻,关闭格物院,并亲自向孔师负荆请罪!”

“若‘儒学’输了……”

奏疏的最后,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空白。

好一个,李承乾!

好一招,金蝉脱壳,祸水东引!

李世民,看着那封奏疏,只觉得自己快要被自己这个妖孽般的儿子,给活活气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