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231章 不知皇帝老儿想给他二弟升啥官?(第2页)

第231章 不知皇帝老儿想给他二弟升啥官?(第2页)

都用不着瑜儿旦儿费什么心思,只要他们敢嚷囔出一点儿,王知府和族长第一个就得收拾他们。

家里好不容易出几个有出息的孩子,哪儿能让他们给败坏了去。

李纲点点头,看向李瑜:“虽说你就早姓了李,可为父以为你最好还是让人送些礼回去。”

“以示对两位老人的关怀,免得别人说出什么你不好的来,礼可以不重,但一定要声势浩大。”

尤其是在御史遍地走的京城,那些人没事儿总要找些事儿出来说。

李瑜点了点头,又坐着陪着父母说了会儿话,最后又去田间帮着亲娘收了些谷子回来才离开。

崔延龄快要致仕,李瑜在京城是天官儿竞选最热的选手。

京城各个书城都在传,这位年轻的刑部尚书轶事。

但凡是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第二日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原因无他。

京城书店都有自己的"报社",贵贱按印刷纸的好坏来分,最便宜得也就是五文钱一份。

但凡是家里头有认字的,都很乐意买一份回去看。

像这种好不容易休沐,还亲自下地陪母亲干农活的大新闻。

赵铁衣自然会“无意间”传出去。

一时之间李瑜的贤孝、朴实之名在众人心中越发稳固。

李瑜回到家之后,就听父亲话让照安准备滋补品,派人送往营山去,他可是一点儿也没有舍不得。

反正这些东西到了沈家也是吃灰,白福只会将他们放在仓库,以后也是沈旦自己拿去吃或是送人都可。

可外面的人不知情啊。

从李瑜成为御前红人的那天开始,那些闲着没事儿干的人早就把李家的恩怨扒得差不多了。

有些人觉得理应如此,但不免还是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认为李瑜不该与老人计较太多。

“老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好,你说这儿子早早地去了,不留一个在家怎么行么?”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血脉至亲啊。”

“就算两位老人家再有错,可是他们又能活几年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必同老人斤斤计较呢?”

“不管他们再怎么样,不还是把沈巡按养大了吗?”

诸如此类的话十年间李瑜听了无数。

李瑜今日这番做派,无疑是让众人以为自己等到了该看的。

是啊。

都是一家人,就应该和和气气的才是。

崔延龄听完京城热议的话题,忍不住冷哼一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