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军只攻一路,必陷于苦战,而另一路敌军则可趁机袭我后方,或断我粮道。”
戚继光转身面向朱胜,目光炯炯:
“故而臣以为,此战必须双管齐下,同时发兵,分击两国。”
“以雷霆万钧之势,使彼等自顾不暇,无法相互救援。”
戚继光说罢。
高拱缓步出列:
“陛下,戚尚书战略虽佳,然臣有一虑。”
“兵分则力弱,若两路大军皆不能速胜,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且两国皆是瘴疠之地,士卒易病,粮草转运艰难,若战事不利。。。”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明确。
“首辅大人过虑了。”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只见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出列。
经过辽地一战,诸葛亮在朝中威望日隆。
一去两年,如今的诸葛亮也成熟了许多。
如今大明朝廷,几乎所有聪明人都知道。
日后,诸葛亮是要接张居正的位置的。
“此两国地形虽险,却非无懈可击。”
诸葛亮羽扇轻点地图。
“燕国与大理虽多山多林,不易我大明火器布置。”
“可是天工坊中,却也并非用于山林的机关。”
“有各种机关相助,便无需害怕没有缺乏火器粮草。”
“而瘴疠之害,更是无须担心。”
“早在两年前,太医院便在研究应对之策了。”
“早在数月前,便已然有了结果。”
“高大人,无需多虑。”
高拱闻言点了点头,方才退下。
高拱知道攻打这两国的事情早就已经定下了。
如今自己提问,也只是疑惑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罢了。
既然都已经有了办法,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
见到众人都不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