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烽抬手朝人群挥了挥,安抚激动的人群,
他随即转过身,不再理会面如死灰、浑身发抖的周文渊,对李锐武下令:
“传令安西都督府,即日张贴招贤榜!不论胡汉,凡通晓政务、精于匠作、善算学、有才识者,皆可至兴庆府应试,”
“我亲自主持,量才录用,唯才是举,不问出身,不究虚名!”
“领命!”
李锐武高声应道,这一嗓子不仅为接令,更是对那群儒生无形的震慑,
他不屑地扫了一眼那群失魂落魄的读书人……
贺烽一扯缰绳,不再多看他们一眼,在一众亲卫簇拥下继续策马前行,
只留下那群儒生僵立原地,如遭霜打,先前的气焰荡然无存,
人潮中,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眼中含泪,低声喃喃:
“苍天有眼啊……这才是真正的明主……”
他身旁的农妇紧抱着孩子,激动得满脸通红,怀里的孩子虽不懂事,却也学着众人挥舞小手,
更远处,几名穿着粗布短打的工匠互相拍着肩膀,一人感慨道:
“王爷懂我们!这世道,手艺人也能有出路了!”
这话说得几人眼眶发热,他们世代为匠,何曾听过“精于匠作”与“通晓政务”并列的看重?
沸腾的人声如热浪般蔓延,前排百姓不自觉地向前涌动,又被亲卫们温和地拦回,
那群拦路的儒生中,一个青年挣脱同伴拉扯,朝着贺烽远去的背影深深作揖,久久未起……
……
回到偏殿,贺烽将一应事务逐一安排妥当,才略松一口气,
不多时,亲卫入内禀报:
“王爷,周先生到了……”
贺烽闻言,神色顿时一肃,
“快请!”
他边说边从主座起身,快步走到厅中整理衣襟,
亲卫躬身引着一位老者入内,人还未至跟前,贺烽已一揖到地:
“周老先生,辛苦您了!”
“哎……王爷言重了,老朽一介布衣,能略尽绵力,为安民立命做些实事,是我等的荣幸!”
“老先生客气了,先生劳苦功高,您可知道,今天这一出闹剧,胜过千言!”
“也许您不信,但就今天这一道消息传遍四海,其功效能比得上十万干吏,辛苦一年之功!”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