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小心翼翼地将传国玉玺捧在手中。玉玺入手温润,质地坚硬,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绝非赝品。“此事万万不可声张。”孙坚严肃地对在场的士兵说道,“传国玉玺关乎天下安危,若是被他人知晓,必定会引发轩然大波。你们今日所见,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句,否则军法处置!”
士兵们连忙点头应是,脸上满是敬畏之色。孙坚将传国玉玺妥善收好,心中却开始泛起了嘀咕。传国玉玺的出现,究竟是福是祸?若是将此事公开,诸侯们必定会为了争夺玉玺而反目成仇,到时候讨董大业必将功亏一篑;可若是将玉玺私自藏匿,一旦被人发现,自己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思来想去,孙坚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将传国玉玺秘密藏匿起来,待日后讨董大业成功,再将玉玺交还给汉室正统。他叮嘱身边的亲信严加看管,不得有丝毫差池,随后便带着复杂的心情返回了自己的营帐。
三日的休整时间很快便过去了。这天,诸侯大会在虎牢关的议事大厅如期召开。大厅内,诸侯们按身份地位依次落座,气氛严肃而紧张。袁绍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今日召集各位前来,便是为了商议如何继续讨伐董卓。如今董卓逃往长安,凭借长安的险要地势和剩余兵力,必定会负隅顽抗。各位有何良策,尽可畅所欲言。”
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诸侯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思索着对策。过了片刻,北平太守公孙瓒站起身来,朗声道:“董卓残暴不仁,祸乱朝纲,如今已是穷途末路。我们应当乘胜追击,率领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将董卓歼灭,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公孙瓒的话音刚落,河内太守王匡便起身反驳:“公孙太守此言差矣。长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董卓必定会在长安布下重兵防守。我们刚刚经历大战,兵力虽有优势,但将士们疲惫不堪,若是贸然进攻长安,恐怕会损失惨重。依我之见,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劝说董卓投降。若是董卓拒不投降,我们再出兵不迟。”
“王太守,你这是在助长董卓的气焰!”公孙瓒怒视着王匡,“董卓狼子野心,怎会轻易投降?若是我们拖延时日,让董卓有了喘息之机,他必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我们想要消灭他,就更加困难了!”
“公孙太守,你简直是鲁莽行事!”王匡也不甘示弱,“打仗讲究的是策略,而非一味蛮干。我们应当谨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大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其他诸侯见状,也纷纷加入了争论,有的支持公孙瓒的观点,主张乘胜追击;有的则赞同王匡的看法,认为应当谨慎行事;还有的诸侯则态度暧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显然是在观望局势。
孙坚坐在一旁,看着诸侯们争论不休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失望。他原本以为,收复虎牢关后,诸侯们会更加团结,共同致力于讨董大业。可如今看来,诸侯们心中各有盘算,根本无法做到同心同德。
就在这时,袁绍猛地一拍桌子,大喝一声:“够了!”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诸侯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袁绍身上。袁绍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各位的想法都有道理,但是争论下去也无济于事。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大军由公孙瓒将军率领,前往函谷关驻守,监视董卓的动向,防止他派兵反扑;另一路大军则由我亲自率领,在虎牢关附近囤积粮草,招募士兵,为日后进攻长安做准备。各位觉得如何?”
诸侯们闻言,纷纷表示赞同。公孙瓒虽然心中仍想乘胜追击,但也知道袁绍的安排有一定的道理,便点了点头:“既然本初兄已有安排,那我便率领大军前往函谷关驻守。”其他诸侯也没有异议,毕竟袁绍是此次讨董联盟的盟主,他的安排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孙坚看着袁绍的安排,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袁绍将大部分兵力留在虎牢关附近,只派公孙瓒率领少量兵力前往函谷关驻守,这显然是在保存自己的实力,根本没有真心想要尽快消灭董卓。可他也知道,自己若是提出反对意见,必定会遭到袁绍和其他诸侯的排挤,无奈之下,只好沉默不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侯大会结束后,诸侯们便按照袁绍的安排各自行动起来。公孙瓒率领大军前往函谷关,袁绍则在虎牢关附近积极囤积粮草,招募士兵。孙坚则回到了自己的军营,继续整顿军队,同时密切关注着诸侯们的动向。
这日,孙坚正在军营中操练兵马,一名亲信匆匆跑来禀报:“将军,袁绍大人派人送来请柬,邀请将军前往他的营帐赴宴。”
孙坚心中疑惑,袁绍无缘无故为何会邀请自己赴宴?他沉吟片刻,觉得其中或许有诈,但若是不去,又会显得自己心虚。思索再三,他还是决定前往赴宴,看看袁绍究竟有什么用意。
孙坚带着几名亲信来到袁绍的营帐外,营帐外守卫森严,士兵们个个神色严肃。孙坚心中更加警惕,他整理了一下战袍,迈步走进了营帐。
营帐内,袁绍正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丰盛的酒菜。看到孙坚进来,袁绍连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容:“文台兄,你可算来了。快请坐!”
孙坚拱了拱手,在袁绍对面的座位上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本初兄今日邀请我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袁绍笑了笑,给孙坚倒了一杯酒,缓缓说道:“文台兄,近日来辛苦你了。今日邀请你前来,只是想与你好好叙叙旧,顺便感谢你在收复虎牢关的战役中立下的大功。”
孙坚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锐利地看着袁绍:“本初兄客气了。讨董大业乃是天下诸侯共同的责任,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若是本初兄没有其他要事,那我便先告辞了,军营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处理。”
袁绍见孙坚态度冷淡,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又恢复如常:“文台兄,何必如此着急离开?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我为何要将大部分兵力留在虎牢关附近,只派公孙瓒将军率领少量兵力前往函谷关驻守吗?”
孙坚心中一动,果然袁绍邀请自己前来,并非只是叙旧那么简单。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愿闻其详。”
袁绍放下酒杯,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文台兄,你以为我们真的能够凭借这些诸侯的力量,彻底消灭董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