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和沮授见袁绍不听劝谏,心中都十分焦急,却又无可奈何。他们深知袁绍的性格,一旦做出决定,便不会轻易更改。他们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袁绍此次出兵能够顺利,不要遭遇太大的挫折。
颜良、文丑率领五万兵马,很快便抵达了官渡附近。他们派人向曹操下了战书,要求曹操出兵应战。
曹操得知颜良、文丑率领大军前来,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郭嘉说道:“主公,颜良、文丑皆是袁绍麾下的猛将,勇冠三军,但他们有勇无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击败他们。”
曹操问道:“奉孝有何妙计?”
郭嘉说道:“我们可以派遣一支军队,前去挑战颜良、文丑,故意示弱,引诱他们追击。然后,我们再派遣两支精锐部队,埋伏在两侧的山谷中,待颜良、文丑的军队进入埋伏圈后,再发动突袭,定能将他们击败。”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张辽、徐晃!”
张辽、徐晃二人上前一步,抱拳道:“末将在!”
曹操说道:“你们二人率领一万兵马,前去挑战颜良、文丑,记住,只许败,不许胜,务必将他们引诱到两侧的山谷中。”
张辽、徐晃齐声应道:“末将遵令!”
曹操又对夏侯惇、夏侯渊说道:“元让、妙才,你们二人各率领一万精锐部队,分别埋伏在左侧和右侧的山谷中,待颜良、文丑的军队进入埋伏圈后,立即发动突袭,不得有误!”
夏侯惇、夏侯渊抱拳道:“末将遵令!”
部署完毕后,张辽、徐晃率领一万兵马,来到了颜良、文丑的军营前,挑战颜良、文丑。颜良、文丑见曹操只派了一万兵马前来应战,心中十分轻视,立即率领大军出战。
张辽、徐晃按照曹操的吩咐,与颜良、文丑交战了几个回合后,便故意装作不敌,率领军队向后撤退。颜良、文丑见状,以为曹操的军队不堪一击,立即率领大军追击。
很快,颜良、文丑的军队便进入了曹操预设的埋伏圈。夏侯惇、夏侯渊见时机已到,立即下令军队发动突袭。一时间,山谷两侧鼓声大作,箭如雨下,袁绍的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颜良、文丑见状,心中大惊,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曹操的埋伏。他们想要率领军队撤退,却已经来不及了。张辽、徐晃也率领军队杀了回来,与夏侯惇、夏侯渊的军队前后夹击,袁绍的军队腹背受敌,死伤惨重。
颜良、文丑虽然勇猛,但在曹操军队的围攻下,也渐渐体力不支。最终,颜良被关羽斩杀(此处为后续情节铺垫,此时关羽暂未出现,可修改为颜良在乱军中被徐晃斩杀),文丑也被夏侯惇击败,率领残部狼狈逃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得知张辽、徐晃等人击败了颜良、文丑的军队,心中大喜。他立即率领大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颜良、文丑的军营,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
而在邺城的袁绍,得知颜良、文丑战败的消息后,更是怒不可遏。他不顾田丰、沮授的再次劝谏,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官渡进发,想要与曹操决一死战。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大战,即将在官渡拉开帷幕。
曹操得知袁绍亲自率领大军前来,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立即下令,让所有的军队都集结到官渡,做好迎战的准备。同时,他还派人前往江东,催促孙坚尽快出兵,牵制袁绍的兵力。
孙坚接到曹操的消息后,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议出兵之事。程普说道:“主公,如今袁绍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曹操,正是我们出兵牵制袁绍的好时机。我们可以派遣一支大军,攻打袁绍的后方,迫使袁绍分兵回援,这样就能为曹操减轻压力。”
黄盖也说道:“德谋兄所言极是。我们可以率领大军攻打青州,青州乃是袁绍的重要后方,一旦我们攻占青州,袁绍必定会心慌意乱,不得不分兵回援。”
孙坚猛地一拍案几,青铜酒樽里的酒液溅出几滴,落在案上摊开的地图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他目光如炬,扫过帐中诸将,沉声道:“德谋与公覆所言,正合我意!袁绍自持兵多,小觑天下英雄,如今他倾巢而出攻官渡,后方必定空虚。我等若能拿下青州,不仅能解孟德之困,更能为江东开拓疆土,此乃天赐良机!”
帐中诸将闻言,皆面露振奋之色。程普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英明!只是青州虽为袁绍后方,却也有不少守军。据探子回报,袁绍令其长子袁谭镇守青州,麾下有步兵三万,骑兵五千,更有大将严纲、郭图辅佐。我军若要出兵,需制定周密计划,方可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