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脸都快裂开,堂堂帝国皇帝,居然惦记下臣的酒宴。
真有失体统啊!!
同时他也算是看出来,父皇对魏叔玉是足够受宠!!
看着李恪那一闪而过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僵硬表情,李世民心中微微一动。
他执起银筷,指了指满桌的珍馐:“恪儿不必拘礼,此乃家宴。都是你往日爱吃的佳肴,尝尝看可还合口味?”
李承乾是嫡长子,自幼被寄予厚望,严加管教。而李恪因相貌英武、才华出众,同样颇得李世民喜爱。
只可惜他拥有两朝血脉,否则还真是东宫最合适的人选。
高明那娃不是不行,而是他太信任魏叔玉。
李世民无疑是自傲的,她自认为能掌控魏叔玉。但高明对他太过信任,对皇室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李恪恭敬地应了声,夹了一箸炙羊肉,细嚼慢咽、姿态优雅。
“谢父皇挂念,味道极好。”
李世民抿上一口琥珀色的秋露白,状似随意地问道:
“朕将你的封地调往齐地,恪儿你心中可有怨怼??”
李恪连忙放下筷子,“回父皇,儿臣觉得齐地甚好。虽说它离长安有些遥远,但与蜀道相比,回长安显得更加便利。”
李世民放下酒樽,欣慰的摸着他的美髯:“哈哈。。。喜欢就好。”
李恪赔着笑了下,继续低头吃起羊肉来。只是他的一双美眸里,满满都是不甘心。
“恪儿在蜀地就藩五年,对羌人与吐蕃有何见解?”
李世民之所以如此问,一来想考核下李恪,二来为东征高句丽做准备。
倘若李恪应对自如,到时候未尝不能让他管下后勤。
“儿臣的确有一事向父皇禀告。”
“哦?但说无妨。”李世民眉梢微挑,来了兴趣。
“儿臣听闻,近来朝中对于西域商路,以及吐蕃之事颇有争议。有人主张怀柔,以商贸羁縻;有人主张强硬,陈兵边境以慑不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儿臣在蜀地接触到一些西域胡商,听闻吐蕃松赞干布雄心勃勃。他不仅整合内部,还在不断的厉兵秣马,似乎想夺回吐谷浑。”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没有直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