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操!”
刘辩在内心爆了句粗口,惊愕的看着此人的后脑勺。
你特么的谁啊。
诸葛亮?诸葛现在在东宫抱娃呢。
刘辩没忍住,往前走,盯着他的脸打量。
周瑜有所感应,抬起头和天子对视的一息,他浅浅一笑,然后赶紧低下头,弯了些腰。
“朕知道了。”
刘辩突然就发现了端倪,有如此文采,大局观还如此出众,这个年龄就崭露头角,能文能武指点江山者,唯有一人。
一定是他!
“凤雏!”
刘辩非常高兴,他怎么差点忘了,凤雏还没出世呢,科举怎么可能会没有贤臣。
不是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吗?他现在得到了两,何愁国家不强盛。
刘辩露出姨妈笑,盯着对方瞧,不禁连连点头。
后世都把凤雏黑成啥样了,明明是个帅小伙,颜值跟袁绍有的一拼。
都被黑的成了贬义词了。
第一场殿试,刘辩不想坏规矩,就没去揭他的名字,而是冲戏志才的方向招招手。
对方快步走过来躬着身,刘辩凑到他耳边,小声嘱咐道:
“殿试结束改完以后,把庞统庞士元的答卷给朕送到章德殿去,朕要再三查看。”
刘辩只看了前两策,后面的人家还没写出来,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好好看看研究了。
戏志才短暂诧异过后,拱手道:“喏。”
有了这么一出,刘辩对年轻人又重新燃起希望。
尤其是极为年轻,写起答卷来波澜不惊那种。
他左右一瞧,还真发现一个。
就坐在庞统旁边,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应当也有点才能。
刘辩来到他背后查看,此人写的第一策是安民策,和庞统截然相反的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