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放心大胆的赏赐状元,为科举制造势,之前还担心好东西喂了狗,怕自己捧出来的状元是个废物,还不如征辟制。
但现在不同了,他要留下一句历史。
昭宁三年历史首次恩科,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周瑜,官至大将军,在职期间,汉军无往不利,万国来朝。
……
刘辩确定了名字,剩下的人事情还多,当天尚书台官吏加班加点将其他名字排出来,并且拟定了榜文。
同时,殿试的所有名单被送到章德殿,刘辩挑了几个出来留中不发,一切准备就绪。
距离殿试刚好过去十日,太阳刚刚升起,一队羽林郎全副武装,小跑着出宫。
刚来到街上就引起惊呼,毕竟羽林军是天子亲卫。
越来越多百姓跟上看热闹,也有知道内情的人交谈着放榜的消息,更引起城中轩然大波。
这批人可都是天子的门生。
公车署的举人们,全都出来了,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名次。
领头的羽林郎来到位置站立,手下人立刻围出一小片空档。
接着榜文被树立起来,其他羽林军将士收缩回来,与榜文并排而站。
人群一下子热闹起来,全部往里挤,现场各种嘈杂的声音。
“卧槽,别挤啊。”
“景兴兄快来,这有位置。”
“公瑾你往后站站,瞧我的,野牛冲撞!”
蒋琬拉着周瑜的手,顶着脑袋往里钻,终于挤到了最里面。
“让我看看。”蒋琬眼珠子立刻被榜文吸引,榜文以紫檀木框黄绫裱,高九尺五寸,他往下看。
排头第一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以御笔朱砂题头,接着是两尊玉玺印。
龙玺及尚书令玺,一上一下排列。
然后就是榜文正文。
蒋琬下意识的念了出来:“朕绍休圣绪,开科取士。
闻经纬天地曰文,勘定祸乱曰武。
盖取士之道,文武兼重。
今察庐江周瑜,对策恢弘,洞明边务,通晓文武,为状元。
零陵蒋琬,精筹国计,吏治斐然,为榜眼。
济阴董昭,深通经义,翰墨华章,为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