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世儿孙规定好框架,让他们自己耕耘去吧。
今天动的脑子有点多,刘辩揉着眉心,又叮嘱道:
“多去太学看看,博士们在修订汉官仪,你跟他们琢磨琢磨皇子们以后就藩的新规定。”
皇子虽然都是一品,但地位上是有差距的,就藩的选择也需要提前规划好,省得麻烦。
刘辩还是觉得等韶儿再大几岁,就早早的将太子定下。
想想自己,在灵帝驾崩的前一晚,也只是被人称一句皇子辩,导致大位交接的混乱不堪。
为了激励陈群的工作热情,刘辩笑容满面的拍着他的肩膀。
“此乃昭宁朝首要新政,爱卿必将名垂千古,这项新政,也将影响后世千年百年,卿想青史留名吗?”
陈群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眼睛亮晶晶的点头,“臣想。”
“去吧!”
“臣告退。”
陈群一走,刘辩就仰躺在床榻上,长叹一口疲倦的气。
这玩意儿可比以前跟几个老头演戏费脑子多了。
躺了一会儿,他突然又坐了起来。
九品制在推进,是不是服饰也该改改?
官服有差异,才能激发大臣们积极向上的奋进心,也有利于彰显高品级者的权威。
衣服这东西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现在的锦衣卫,人家一看到他们身上的衣服就害怕,几乎是条件反射。
不过和科举、九品正从制一样,无法照搬后世的例子,否则会起反效果。
需要结合汉情,弄清大臣们的审美。
这个时代最漂亮的绸缎那肯定是规定从一品以上才能穿。
刘辩拿出草稿纸顿时动笔,勾勒了半天,也才列下了九品的表格,服装怎么设计他一个字都写不下去。
这方面他不是专业的,最终打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办,收起东西喊道:
“来人,给朕把韩暨找来。”
……
九品正从制的事情,虽然没个定论,但已经有小道消息在传播。
不管在什么时候,新政都会触动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新政事关全部官吏。
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待久了,这时候有人告诉他们要换到陌生的地方,哪怕那个人将证据甩在面前,告诉他们新环境会更舒适更美好,大多数人也会下意识的生起抵触的情绪。
这叫现状偏见,也有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害怕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