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办,大将军皆可调兵遣将。”
“臣遵旨。”皇甫嵩赶紧躬身。
这场紧急的军情被处理完,离开后大臣们就开始行动。
尚书台拟着一道道诏书,大将军府在调兵遣将,大司农府也在汉军可能到达的地方,提前准备好粮草。
第二天,一条加急的消息送到早朝上,关羽确实一意孤行的选择了不回援,是个好消息,也让大臣们更加佩服那三位年轻人。
但别忘了,消息的传递一来一回需要耽误二十多天,一个月的时间,前线不会那么顺利。
……
袁术身为吴侯,手下并不能设置超越他自己,否则谁是主谁是臣就难说了。
除非他自立为王或者为帝。
现在用的还是之前那套官职体系,中护军掌管禁军、监督诸将。抚军中郎将参议军政机密,是袁术的首席智囊。
前者为庞统,后者为鲁肃。
至于相当于丞相的长史,则由袁术亲信担任。
庞统夺下鄂城后,如郭嘉所料,在此驻防重兵,布阵打退了几次陈国兵的进攻,闲暇之余,他会与好友饮酒,谈论天下局势。
今日他于房内面见一人,此人是诸葛家消失许久,诸葛亮之兄诸葛瑾。
两人聊到一个尴尬话题,为何并没有去投奔朝廷,而是选择在这造反。
两人都喝了酒,居然真的顺着这话题说下去了。
庞统先失笑道:“朝中被奸臣把持,我等虽名为汉贼,实为匡扶汉室。”
诸葛瑾压根不信,他知道对方在说谎,摇摇头,叹气道:
“至于在下,不过是想为诸葛家谋一条活路。”
这话庞统也不信,毕竟诸葛家如今跟着朝廷,已经有了再次爬起来的机会。
两人各自解释了一句后,就心有灵犀的选择岔开话题,庞统得意道:
“汉军做梦也想不到,我就在此等着他们前来围剿,子敬那边,已经得势了。”
不久前鲁肃传来消息,刘焉命不久矣,彻底坚定了扬州的决心,此外,张鲁、南中、任岐等皆反。
据消息,关羽也在长驱直入,曾经的天府之国,如今成了香饽饽,就看谁抢得快。
“刘焉恐怕做梦都没想到,他做着皇帝的美梦,病重之际,倾心打造的世外之地,却成为了鱼肉。”
“士元有把握比关羽动作快?需知他并未回援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