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以为他是益州话事人,或者刘焉之子,便问道:“你是何人?”
此人淡声答道:“无名之辈。”
“嘿,”张飞没忍住上前,作势想打人,“你们来乞降,还跟俺二哥摆谱?”
关羽呵斥,“三弟。”
赵云上前拉他,这才让张飞作罢。
关羽再次看向那人,问道:“刘焉何在?”
“不在城内,别问了,黄权、法正等也走了。”
“何处去了?”
“不知。”
这人仍旧倨傲,除了遵守刘焉临走前那条遇到汉军立刻投降的命令而下跪外,全程斜睨着关羽。
“你不怕死?”
“蜀中没有怕死之士。”
关羽稍稍改观,张飞没了愤恨,上下打量起这人的外貌,长得平平无奇,甚至有点丑。
“俺还真想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毫不在乎道:“没什么好说的,莫伤百姓,若是不喜在下,我速求死。”
他的反应引起汉军大多数人的注视,一般乞降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活命。
可又乞降又乞死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关羽也挺佩服这人,吩咐道:“都带走,好生照料,进城不可叨扰百姓,注意搜寻刘焉等人下落。”
刘焉没抓到,拿下成都意义就不大。
益州任何城池,都可能变成下一个成都,在刘焉的振臂一呼之下,再次反叛。
“喏!”
众将抱拳。
……
益州,武阳城,坐落于益州之南,这里有股军队在打扫战场。
黄权法正等人率军追击进山林中,而在帐中,刘焉躺在病床上不断吐血。
他的面前跪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和刘焉长得有几分相似。
此人名叫刘瑁,是刘焉的第三子,也是唯一一个在他身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