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的尸体就别拉回来了,就地葬在益州修墓,从族谱除名就不必了,他的子嗣,朕也不怪罪他们。”
如果不是刘焉临死前布置兵马去抵抗袁术张鲁,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得问罪不可,那一脉也得从族谱除名。
刘虞这才敢爬起来,“臣遵旨。”
其实刘辩心里还是有很多不爽的地方,比如说刘表。
“这么点事,你们支支吾吾的,还有刘表,浪费半天时间,结果告诉朕刘焉死了,前线出点什么事,朕饶不了他。”
“陛下圣明。”
“行了,回去吧。”
“臣告退。”
……
一连过去五日。
司隶愈发冷了,每天清晨白雾弥漫,地上结上薄薄的霜。
昨夜下了场雨夹雪,按道理来说,朝廷的节奏应当放缓。
但这两日不断有军队路过洛阳,连五子军都开到了郊外。
朝廷的重心放在调集粮草军队上,期间收到一些战报消息。
已经确认关羽大军被数支军队合围,益州由刘瑁继承主位,与扬州联合在了一起。
至于打的如何,还不清楚,毕竟现在能收到的消息,至少都是十日前的。
庆幸的是段煨、钟繇已经就位,可以对汉中发动攻势。
先头部队既然已经就位,朝廷该派出将领去统筹大局了。
刘辩这几天一直在左思右想,想自己该不该亲征,最后放弃了。
今时不同往日,比起去前线激励士气,更重要的是稳固庞大的疆域。
早朝,刘辩站在台阶上宣布道:“逆贼作乱,前线将集结超五十万汉军,三军调度无法统一,今日,朕欲拜将,一并指挥前线战事,直到平定交州。”
“陛下圣明。”
“前线军队,划分四部,以所在益州军队为左路军,荆州军队为中路军,豫徐军队为右路军,以水师舰队为水路军。”
“刘备,曹操听旨。”
两人一前一后踏出,接着躬身。
“刘备为左路军统帅,左路军以收复益州,策应攻扬为战略方针,曹操为右路军统帅,待水师取得大捷,即刻发起对扬州登陆之战。”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