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你怎么看?”
在这月余时间里,朝廷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淳于嘉被免官了。
说这事大,是因为一个三公卸任。
说不大吧。。。。。。
淳于嘉是因灾祸被免官的。
上个月,宣平门外有房屋无故自坏。
这事儿其实就是那些房屋年久失修,自己塌了而已。
但在讲究儒家天人感应的汉朝人看来,这就是上天的警示,是天子失德。
可是天子又不能真的失德,否则就要改朝换代了。
那就只能推三公出来背锅咯。
都是你们这帮做臣子的,没有好好辅佐皇帝,才让上天降下警告。
因此每当出现天灾人祸之时,罢免三公,属于是常规操作。
尤其是刘宏,对此格外喜欢。
空出来的三公又能卖钱了。。。。。。
现任的三公之中,蔡邕是张新的老师,谁也不敢提罢免他。
朱儁又是刘协用来制衡张新的棋子。
那就只能委屈一下淳于嘉了。
接替淳于嘉司空之位的,是太常赵温。
赵温,成都名士,故前将军赵谦之弟,初为京兆郡丞,颇有贤名。
桓帝时,赵温担任巴郡太守,以恩义降服了数次起兵叛乱的板楯蛮,随后累迁至太常之位。
算是个既有能力,又有资历的大臣。
不过,刘协因张新献上传国玉玺之事,对他颇为信任,就没有再给赵温录尚书事之权。
赵温没有录尚书事之权,马日磾却有。
马日磾的录尚书事之权虽然是李傕给的,但刘协并未收回,而是默认了此事。
这一进一出,朝堂上的权力格局和之前相比,倒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以为。。。。。。”
马日磾看向刘协,微微躬身,“大将军之言有理。”
“朝廷仁义,确实不在一婢女。”
这事只是给不给那些投降的人配婢女而已,真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