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感觉有点难为情。
商贾属贱业。
哪怕家中再有钱,只要没有名望,最多也就只能归于豪强一流。
正经士族见到他们,那是连正眼都不带瞧的。
比如何进。
都做到大将军了,在士人眼里依旧是个杀猪的。
糜竺有感于此,到了他这一代,开始发奋读书,交游士人。
然而这么多年下来,他也没混到什么名声。
县中,郡中,都没有征辟他的意思。
也就是陶谦看上了他的家产。
否则他连进州府门的资格都没有。
“关中先遭董卓破坏,又被李傕劫掠,残破不堪,物价飞涨。”
张新叹道:“如今关中粮价,每石已近千钱。”
“百姓之所以还能维持,全靠朝廷拨粮赈济。”
“先生既擅经营之道,不知可愿来我府中,暂且做个从事中郎,助我平抑关中物价?”
关中经济最差的时候,还得是西凉F4大乱斗之时。
那时的粮价,史载‘谷数万钱’。
现在有张新的及时介入,稍微要好一点。
但粮价依旧居高不下。
近千钱一石的价格,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
再加上董卓当年为了扰乱关东诸侯的货币体系,铸造了许多无文小钱,导致关中现在的物价十分混乱。
民间几乎已经是以物易物的一个状态了。
“从事中郎?”
糜竺眼睛一亮,毫不犹豫起身走到堂中,纳头便拜。
“下吏。。。。。。哦不,臣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从事中郎虽然也带‘从事’二字,但比起州府从事,地位不知道要高了多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首先便是秩俸,州府从事百石,从事中郎六百石。
比一些小县的县长还要高了。
当然了,以糜竺的家底,肯定不会在意这点小钱。
他在意的,是留在大将军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