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同所言之盛景,岂不正合圣贤所云?
大明恩加四海,诸国百姓心向大明,以人心为引,聚拢诸国。
如此一来,大明开疆拓土便也并非武将之功。
真要说起来,最应该感谢的到底还是朱标。
倘若此时龙椅上坐着的乃是老朱,恐怕断然不会相信詹同所言。
更不会相信诸国百姓人心所向,便能使大明下辖诸国。
“陛下,詹尚书所言甚是,臣等拜服!”
看着高启眸中发亮,此时激动拱手的模样。
饶是朱标也不禁有些茫然。
“高夫子这是。。。。。”
“臣心下激动,一时失态,还望陛下恕罪!”
出声告罪之下,高启紧跟着道:“若真能如此,我朝囊括四海之地便不需将士用命,死伤无数。”
“陛下先前聚拢诸国民心,当真乃是英明之措!”
闻言至此,朱标便也明白了高启因何激动。
不只朱标,一旁的蓝玉听到这话却有些不乐意嘀咕道:“若依高夫子所言,那我等武将岂不是要解甲归田,省的空耗朝廷俸禄。”
“我朝也自当放马南山,节省开支,省的拖累国家财政!”
“这。。。。”
当看到高启面色尴尬,一时间错愕不语。
詹同瞥了他一眼,心中更是暗骂高启这老东西竟将他置于武将的对立面上!
简短思量过后,詹同忙笑着走到两人中间,转头看向蓝玉温声说道:“梁国公这话,饶是老臣听来都觉刺耳。”
“太上皇定鼎开国,陛下扫平临边诸患,一切不皆由三军将士奋勇,战场之上忘命?”
“梁国公这话,饶是下官这个文臣听来,都为三军将士抱不平!”
“虽是如此,可高夫子方才所言不正是这个理?”蓝玉语气不悦,阴恻恻道。
见状。
詹同满脸堆笑,转而冲正前方的朱标高高拱手。
“高夫子所言不使刀兵而使四海宾服,此安是我等文人之功,不全赖陛下圣明,大兴海贸?”
“若无海贸,我朝如何能以准许诸国开设港口,施恩诸国?”
“若非陛下英明无双,借以人心为固,我等迂腐文人如何能想出聚拢诸国民心,使得诸国宾服?”
“难不成下官方才借陛下珠玉在前,狗尾续貂。便是让梁国公以为在下贪天之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倘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