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极好的治兵之策。
他这些护城军,说多不多,但也不算少,平时操练,等着朝廷发饷发粮,为什么不能像这次一样,闲时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呢?
毕竟这边最不缺的就是荒地。
他们兵营周围就有许多,平时长满野草,如果种成粮食的话……
他越想,眼睛越亮。
颜如玉抿茶浅笑,李城使是个聪明人,这次修路她就看出来,调度安排,都是一把好手。
现在无战事,岂不是最好的时机。
颜如玉浅笑说:“之前听王爷说治兵之道,还听方丈说起游历他国之时,有的国家就有兵团,他们种各种东西,也能生产,不但不需要朝廷的军饷,自给自足,还能非常富有,稳定团结。”
李城使行礼道:“多谢王妃指点,末将明白了。”
“李城使,不必过于着急,西北土质不同,得找合适的作物来种,稍后方丈回城,我与他商量一下,根据土质,帮你们选几种作物,先试试。”
李城使大喜:“多谢王妃!”
他本来就是陪曹刺史来的,没想到倒是他得了最大好处。
想起每次兵部户部发东西时推三阻四,偶尔来个人还得像供祖宗一样供着他们,李城使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如果能自给自足,至少不必再受这种鸟儿气,也不必一到发饷的日子就心焦。
越想越觉得前景美好,他匆忙告辞,回去丈量土地,思考计划。
曹刺史也告辞,临行之时,颜如玉又送他一些东西,让他回去带给夫人。
还说这次曹小姐夫妇帮上了不少的忙,无比感激。
曹刺史对此事一无所知,听颜如玉说,难免一头雾水。
“王爷现在在申城,”颜如玉低声说,“乔装去的,曹小姐帮了忙,大人知晓即可。”
曹刺史立即会意,霍长鹤去申城定是不能外传的,想到自己女儿能帮上忙,也非常开心。
拿着篮子高高兴兴离开,回去向夫人报喜。
傍晚时分,方丈也回来了,颜如玉把计划对他一说,方丈欣然同意。
“我去,采些土样回来,正好天暖和了,能种什么赶紧抢种,”方丈摸着胡子寻思,“你记得咱们那会儿西北种的什么吗?”
“我记是有大枣、杏,葡萄什么的,还有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