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头的那些工人难得放松,从白天打到黑夜,又打到凌晨,还打到了天亮,然后又再换一批人加入。
第2天有大风,还是十五,正常他们初一、十五不出远门,所以当晚听完天气预报,他们就定的3号凌晨走。
然后一个个就过得没有白天,没有黑夜,聚集了好几个屋,还好都挑的角落屋子,没怎么影响别人休息。
正好本来工人也多出来,床位不够,也就一直在海上,所以才够睡,现在这样也正好,轮流睡了。
就是叶父有些担心他们,没有白天黑夜的赌钱,把工钱输光了怎么办?
“早知道应该跟前几年一样,不要直接把工钱给他们,等回家了再给,这要是再晚几天回去,一个个睡该输的裤衩子都没剩了。”
叶耀东也承认自己有点失策了,只想着要回去,结算项目,顺便也把工资结一下,让他们可以欢喜的出去逛街,买年货回家。
“明年不一口气发了,什么时候有回家就回家了再结算。”
“最好是一年结一笔,这样赚的就都攒下来了,反正咱们包吃包住,他们也没地方花闲钱。”
“那预支起来也麻烦,到时候看,反正从年后开始,每个月发一笔饭食补贴,要么工资就压着一年结一次,或者不干了结一次,又或者回家了就结一次。”
上个月开始盖的三层楼现在已经像模像样了,就差最后一层了。
食堂也好了,其实说是食堂,不如说是三间屋子,只是连通着,窗户也多一些,这也是他后面跟工头商量过的。
就拿三间屋子当食堂就够了,反正这里有这么多房间,食堂也不用太大,大家饭打了回自己屋子吃,或者蹲门口,蹲廊下,蹲空地吃也一样,不用坐在食堂吃。
这也省了他的建筑面积,省得他花钱。
而且有一半的时间,渔船都是在海上,就晚上回来,也就不适合出海,休息的时候人最多。
工头都是本地人,也不需要提前停工回家,即使他们回去了,工头也可以继续干。
叶耀东即使带大部队回去了,也有留两个人在这里看守,说好了算双倍工,这也是他从自愿的人里头挑两个。
一般这种要么就是家里孩子多,不受宠,要么就是家里太穷了,要么就是家里情况比较复杂特殊,孤家寡人或者重组家庭,或者不受家里人待见,多给钱当然宁愿留在外面。
离开前的一切准备,他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等到初三凌晨,大家才挑着各自的行李去码头上船。
赶着回乡过年的也不只是他们,码头上除了出海的,也有许多挑着行李的。
随着过年时间的临近,返乡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3号是农历十六,一部分人直奔家里,一部分小船跟着叶耀东拐道温市休息一晚,有的休息过第二天清晨就走了。
而叶耀东要在温市办事情,就他一条船等到十七下午才走,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十八凌晨2点了,是最晚回来的,这还是他渔船速度快,不然得到十八上午。
他让他爹先一步回来,工人也让他爹都带回来,他只留了四五个人,船舶航行也需要帮手的,不然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
一到家里,他就感觉浑身轻松。
坐在那里啥都不用动,林秀清忙前忙后给他张罗。
“反正年前都要去算一趟账的,你干嘛不直接回来,还待了大半天,爹都比你早一天回来。”
“像阿光周大他们,十七早上就回来了,还好他们说你拐到温市,不然得让人担心死。”
“先洗把脸,我再给你换个洗脚盆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