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深深看了眼高位之上的天子,心情莫名复杂。
天子还那么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却有着成熟帝王的气势和果敢。
他隐约在朱瞻基的身上看到文皇帝的狠厉,昭皇帝的包容,以及汉王的果决,这是一个帝王最该拥有的三个特质。
朱瞻基都拥有,他确实有执掌山河的资质。
出发前朱瞻基对琳琅交代的事都交代清楚,东厂和锦衣卫,皇后有权调动。
有什么事先斩后奏,照顾好自己和孩子,还有娘。
琳琅逐一应下,目送朱瞻基带兵出北京城,远赴战场。
看着朱瞻基气宇轩昂的背影,琳琅觉得他熟悉又陌生,转而便是欣慰。
明朝的皇帝比其他朝代都要硬气,打仗从来不会怂,公主也不会和亲。
即使是万朝来贺的唐朝,也有文成公主和亲,更别提清朝公主远嫁蒙古。
大多数客死他乡。
最耻辱的是宋朝皇帝,还要给别国纳贡,窝囊!
不和亲、不纳贡、不投降,大明真正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瞻基在外打仗,琳琅和张妍在后稳定后方,盯着粮草的运送。
战争是格外漫长的,何况朱瞻基对敌的马哈木分外狡诈。
但对方不是绝对聪明的人,太爱耍小聪明。
上次朱棣没有拿下,除了对方占据天时地利,其实提前得到的情报。
这次朱瞻基总结经验,听取于谦的建议,敲山震虎,声东击西,将马哈木逼到了死胡同。
完全不理会对方的花言巧语和各种激将法。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的性子,杀敌最忌讳优柔寡断。
大明的兵力远超于瓦剌,擒贼先擒王。
领头的马哈木被砍了脑袋示众。
其他的都是丢盔弃甲的散兵,朱瞻基骑在战马之上,挥舞着长枪,声音嘹亮地大喊:“日月山河永在,大明山河永在,杀!”
大明军兵备受鼓舞,声势越发浩大,斩杀瓦剌残兵,更加的勇猛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