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诡三国 > 第3231章耕(第4页)

第3231章耕(第4页)

大臣会和皇帝说,『我大汉民众千千万,这些增派,平均到每个农夫头上,每个人才一点点啊!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么!』

皇帝一算,好像确实不多,而且只要能达成财政最终结果,也就叹息一声,『再苦一苦百姓罢!』

而实际上,不管是在战争年月,还是在平常时间,只要是朝堂每一次的额外征税,都是中层地主阶级想方设法让普通百姓家破人亡的大好机会。

斐潜不相信这些弊政,在大汉,甚至在后续的封建王朝之中,没人知道,了解,明晰。

旧阶级的利益,只有新阶级才能将其打破。

就像是大汉一直鼓吹三十税一是善政一样,这是真的百姓的心声么?

显然普通百姓是没有发声的渠道的,而有发声渠道的又是一些什么人?

那真正对于百姓的善政,在削减了某些人利益的时候,这某些人会说这政策的好话么?

如果这些人表示是善政,又是什么样的『善政』才会让这些人觉得真的是好?

至少在当下的关中三辅之中,就很少会有什么士族豪强跳出来,鼓吹斐潜的新田政有多么好……

普通百姓只是觉得好,要让他们说,也说不出来。

斐潜的田政关键是让百姓直接获益,减少了这些大小地主阶级从百姓身上额外剥削的机会,不仅是扩大了蛋糕,而且改变了一些分配的方式。

剥削依旧存在,可是已经让关中的百姓觉得欣喜了,使得关中三辅的农夫耕作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尤其是开垦荒田的积极性。

因为每一个农夫都知道,在新田政之下,他们每一份多开垦出来的田亩,虽然也要缴纳赋税,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而且将杂项税收全数归纳到庄禾上,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税收的简化。

每年只需要在夏收和秋获的时候进行收税就可以了,而且因为收税的项目单一,也同时减少了税收的压力和缩减了流程,使得吏员的数量可以降低一些,也同样降低了贪官污吏在收税之时进行勒索和敲诈的机会。

斐潜之所以能够在当下推行新田政,一方面是因为战乱,所谓不破不立,在整个天下动荡的年代,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新的观念和制度,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也打破了周朝一贯的血统论和公卿制度一样。另外一方面是斐潜给这些大小地主阶级转变的机会,扶持四民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加大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避免被单一『重农』的小农经济所挟持,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物产品种,使得大小地主阶级不再是不可被替代……

这才让大小地主渐渐的闭上嘴。

因为他们发现,不仅是新兴军勋阶层在替代他们,连着代表着『工』、『商』的阶层也同样在兴起,削减着他们的话语权……

历史上的那些封建王朝之中,并不是没有皇帝想要反腐想要改变,但是在整个官僚阶层同质化的结果下,就像是让国足自查自纠,怎么可能查得出什么来?就算是迫于压力,恐怕也就是交出个小喽啰来顶罪背锅。

若是民众纠缠得太紧……

啊,来看看这个瓜!

绝对包熟啊!

然后民众视线就被转移了……

关中三辅,以及河东之地的赋税收获具体数值,只有在顶层政治人物之间才会知晓。

田豫以为他通过邸报,以及相关的行文推测出来的数据,已经是够让人惊讶的了,但是实际上,他还少算了许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