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系列行动也重新保证了盟军在中东的势力范围,避免了轴心国轻易的实现一战中德国3B铁路的构想。
当然从这里也能看出,当时斯大林会认为小胡子,可能更愿意在巴尔干半岛搞定希腊战役(1941年4月结束)之后。
继续向中东推进以替盟友擦屁股,顺带获得更直接的战略利益,并因此会将对苏联的攻击推迟到42年是很正常的。
甚至功利一点讲,二战欧洲战场前期越滚越大真的是西方绥靖资本主义和东方新生社会主义,都想将德国这个擅长奋斗的民族重新养起来(西方提供了资本,东方提供了物资)并祸水东引(西引)向对方而导致的。
只是双方都没想到,德国这次奋斗的力量,作为在当时能自称是资本和社会之间的第三路线的力量真的很猛,轻易就打破了双方幻想的剧本。
此外,同样的剧本其实也发生在亚洲战场的日本和美国英国苏联之间。
小日子的崛起,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记在希望借日本之手与沙俄(包括后来的苏联)争夺远东利益并因此大量援助日本的英美头上。
无论是早先日俄战争中的帮助,还是后面日本“局部”侵华乃至珍珠港之前依然不停止的大量战略物资交易,以及背后的金融操弄。
英国和美国接力助长小日子野心的操作不胜枚举。
这此期间的某些时间段内,我们甚至可以角度清奇的将东大土地上的战争,看成沙俄(包括后来的苏联)和英美间接进行的复杂代理人战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叫半殖民地国家)
而诺门坎之后苏联对日中立换取欧洲整军时间的操作,同样也给小日子在东北乃至整个东大的侵略行径提供了便利。
从这点看,同样功利一点讲,二战亚洲战场,在一开始也是纯粹的西方帝国主义希望重新瓜分亚洲,或者说在东大与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并期望小日子能像狗一样,在吃饱之后去攻击意识形态对手苏联而纵容出来的。
如果不是东大人民在与小日子的战斗中顶住了,这场战争甚至不会因为小日子根本养不熟而谋图更多,并最终发展到后面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大道义上来。
而这些就是东大初中生会在历史书上读到的,写的不是特别明了的,二战前期与后期性质变化的本质。
即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苏联的卫国战争,以及更多国家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事实上给二战赋予正义性的核心也是唯一原因。
是某些势力需要抗日战争的正义性来裱糊自己,而不是抗日战争需要某些势力提供国际观瞻。
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不足百年,在地域政治条件变化之后。
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似乎并不想认可东大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并始终更愿意采取欧洲中心主义的,将毫无波兰视为二战开始,将德国投降视为二战结束。
并进一步淡化某些民族所作所为,甚至将展示历史真相,称为仇恨教育。
比如最近某《照相馆》电影上映后出现的怪事,和某国大使馆离谱的历史虚无主义发言。
对此,作者虽然同样对严格意义上的仇恨教育持负面态度,但也很难从情感上接受这种直接改写刚发生了不到100年的历史的行为。
并且考虑到关键时间点临近,这种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
而直接描写东大战场存在巨大审核风险,作者只能再次希望,所有读者能够秉持本心,正确看待历史,既不要被历史虚无主义带走,也不要被过激的民粹主义裹挟。
要始终坚信,唯一能阻止中华民族重新复兴的危险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丧失理性,走向某些势力乐于看到的极端方向,包括投降和激进,而不再坚持已经被历史证明过正确的道路。
或许我们未必能成为人民的英雄,但我们能做好人民意志的一员。)